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何丽娜通讯员唐佩
这几天难得的大雪给杭州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堆雪人、打雪仗、拍美景……可对于那些近视的人来说,架在鼻子上的眼镜是个大麻烦,打雪仗的时候得注意保护,一冷一热有温差的地方就会起雾,着实败兴。
中国是近视人口大国,目前国内近视患者已高达5.5亿,高中生的近视率接近80%,大学生近视率达84.72%。事实上,平时戴着眼镜也有这些不便,尤其是对于姑娘们而言,一双漂亮的眼睛天天被眼镜挡着,即使花心思化个漂亮的眼妆也无法展示。再加上,某些特殊的工作岗位有特别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燃起了摘镜的欲望。只是,不少人一直纠结于安不安全?若再近视能不能二次手术等问题而迟迟没能下定决心。
1月27日—28日,医院集团年眼屈光学组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眼屈光精英齐聚一堂,就屈光手术新技术展开讨论,更是请来了国内最早做飞秒激光手术的孙同教授等业界大咖。
“关于近视手术的安全性确实是我们在临床上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医院集团副总裁、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王骞教授坦言,从年近视手术传到中国短短20多年来,起码已经历了六七个标志性技术飞越,手术的质量与安全性都越来越高,他的同事与家人几乎都已通过手术摘掉了眼镜。
孙同教授则对近视手术的原理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眼角膜就好比一本书,近视手术的过程就是将封面打开,然后根据近视度数的不同撕掉其中的几页。早前的近视手术是用刀打开封面,切割的厚薄、接触的感染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有了飞秒激光之后,一切都是激光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手术的精度、安全性等问题便迎刃而解。
据杭州医院院长沈*伟介绍,该院完成的近视手术中全飞秒激光占90%以上,患者普遍表示术后的体验有了大大提升,尤其是在视觉质量上,早前的手术只是单纯的实现摘镜目标,而如今除了要看得清晰,还要追求术后用眼的舒适、持久等。
另外,关于近视手术后若再近视了能不能二次手术的问题,孙同教授特别拿出他太太的例子与大家分享。年,孙太太将近40岁,近视多度,因为嫌天天戴眼镜麻烦,就下定决心做近视手术,由孙教授亲自操刀。考虑到这个岁数的人已快老花,手术时他特意双眼都留了50度,想着到时综合一下刚刚好。不料5年过后,孙太太一点都没有老花的迹象,只嫌那50度的近视影响看远处的清晰度,因此年她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将近视度数彻底做掉。
孙同教授表示,理论上,做过近视手术的人是可以再次手术的,但具体操作时得看角膜的厚度,中国人的平均角膜厚度为微米,一般微米以下的就不能做飞秒激光手术,而是得寻求眼内镜片手术等其他的方法。
总之,专家们一致表示,业内对飞秒激光手术的安全性讨论已经逐年减少,因为大家都觉得这已不是问题,关键是得术前做好详细的检查,并由有经验的医生制定更匹配你的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