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有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作者介绍作者:Andy老师夫妇
Andy老师夫妇是魔都知名的数学老师,家有小学生一枚。太太麦老师是上海某顶尖民办小学的数学教研组长,先生Andy老师擅长中学数学教育,也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等的长期特约作者,同时也是童嘉思维益智系列的主创。
不知不觉,网课上着上着……居然到期中了!其实,很多老母亲这段时间可能没有心力来抓学习,毕竟疫情期间要忙着囤菜核酸,而且也不希望亲子关系再鸡飞狗跳。但这段时间,不少老师、家长也在和我们交流的时候,都吐槽说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步。真的是网上看到的那句话说的,网课时代就像浇水,有的人进步,有的人进水,还有的人近视!!怕就怕学习也没进步,习惯还搞坏了,眼睛又近视了……三连击!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再要凹过来很难,所以我还是想来作个小小的提醒,有需要的老母亲们可以参考下。网课时代,孩子容易出现的退步,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有些孩子晚睡晚起,早上第一节网课开始的时候还在吃早饭,边吃边听;
还有些孩子,一整天安排得极其松散,明明两个小时的作业量,可以从上午一直拖到晚上,你看他好像也没闲着,但效率就特别低,错误率还高得离谱;
还有些孩子,脑子好像越来越慢了,看上去好像也在对着书认真学习,不知道在学点什么,明明老师讲过的内容,像没听过一样,题目各种错……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那种上课摸鱼的也不多说了。退步的原因当然也有很多,但根据我的观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网课让时间感淡漠了,孩子对时间感知产生了偏差。以前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门,第一节课上什么,第二节课上什么……都是很明确的。而且许多作业是在学校里,老师盯着做完的,所以孩子在学校里始终是“箭在弦上”的状态,知道如果自己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在家里,这根弦松下来了。同样的,做作业的时间也被拉长了。网课时期,许多家长感觉作业量增加了,其实是因为不少作业本来是在学校里做的,现在也变成了家庭作业,所以好像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做作业。但在家里做作业,和在学校里被老师盯着、同学们你追我赶一起做作业,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孩子会觉得笃定很多,慢慢做呗。哪怕爸爸妈妈都在家里盯着,和老师的威慑力还是不一样的。而且在家里时间是相对自由的,交作业有时最晚可以到晚上22点,就没有那种“一上完课马上做作业”的紧张感了。这种对时间感知的偏差一旦成型,就会影响到更多的方面。
我和太太都是教数学的,就以数学学习为例。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明显退步,说白了就是又慢,错误又多!
包括其他类型题目也是,各种迷之错误,进位退位都不记得了,数感也没了,竖式么歪七歪八不对齐……
而且,经常对着题目想很久,进入发呆的状态,但只要家长旁边督阵,喉咙响一点,孩子马上就像被惊醒了一样,学习效果就好一点。
这种就是“无意识拖拉”,网课时期特别容易这样,一定得纠过来!
现在因为疫情管控期间,也没法淘宝,我就说个立马能在家里做起来的方法——
最简单的一招——卡时间!要记录时间,给出时间限度!要量化!
比如,一定要记录好孩子完成每项作业的时间,能够每天对比!不管是大人记录,还是孩子自己记录,都可以。其实每天学校的常规作业都差不多的,比如语文抄默的量,数学练习册、卷子的量,等等,所以你可以先盯着孩子做几次作业,测出“有监督状态下”的时间,这也就是孩子正常不摸鱼的效率。这样,就有了参考值。比如,如果每天语文的抄写作业一般在30分钟左右,孩子这天用了50分钟,那就可能是在拖拉了。我建议大家用大手牵小手之前提供的那个网课作业记录表,很有用。(手手君注:发送关键词计划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