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的近视率年年上升,相信大家看看身边人戴眼镜的概率就能发现。其中以小学生的近视率最高,要知道,一旦得了近视,基本上是不可能恢复的。与其等孩子近视后再想方设法地矫正与治疗,不如加强预防。
当然,这一点我想很多家长也知道,只是千防万防孩子还是近视了,实在是无奈。这在于很多人对于近视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对近视眼的预防无效,没有抓到真正的“痛点”。1、看电子产品导致近视。
电子产品的确会对婴幼儿的发育带来健康隐患,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干涩发痒,只需适当休息便可以恢复。事实上,书籍与电子产品,都并非导致近视的唯一原因,减少看书及电子产品的时长,可以降低患近视眼的概率。
2、胡萝卜和猪肝对预防近视有效吗?
这两种食材确实对眼睛有好处,胡萝卜素有助于夜间视力,而猪肝中的维生素A也对视力有益。其实,护眼食物并不仅有这两种,绿色蔬菜、深海鱼、柑橘类水果、各种豆子等都能保护眼睛。因此,真正想要保护视力,食材的种类还是要丰富些为好。
3、长期戴眼镜会产生依赖?
戴眼镜是为了纠正视力、看清东西,而不让视力越来越差。眼镜不会使视力变好,但也不会变得更坏,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之所以孩子们戴上后不愿摘下,只是因为更喜欢清晰的世界,家长们可不要想多了。
4、能看清视力表就说明眼睛很健康!
视力下降的问题不是突然开始的,在婴幼儿时期若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就会出现问题,到了青少年时期严重到一定程度,才会被发现已患上近视眼了。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近视”基因!
关于近视眼是否会遗传这件事众说纷纭:有的说会遗传,有的说不会;有的说只有高度近视才会遗传,低度的不会。这些说法都不完全,近视眼确实有一定的遗传概率,但孩子所遗传的仅仅是“易得近视的体质”,而非“近视眼”本身。
我们可以将遗传理解为孩子得近视的要素之一,在没有其它要素的支持下,仅凭遗传的体质是很难患上近视的。但如果遗传了易得近视的体质,平时又不注意保护视力,那么近视只是早晚的事儿。因此,近视的预防要从家长做起,如果双方家长的视力都有问题,哪怕是后天的,也要提高警惕。即使家长双方都没有近视,对孩子的视力也要从小抓起,后天因素不容忽视。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环境光暴露对调节眼睛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丹麦研究员发现,日光的照射有利于孩子们的眼睛发育,在分组实验中接受日照时间最少的孩子,近视率更高。国际眼科权威杂志《IOVS》上,也曾发布过一项关于自然光照量对于儿童视力影响的研究,通过对名儿童长达18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暴露于更高的日均光照量,更有利于眼睛的发育,降低近视率。而且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光远比室内的人造光线对视力的发育更好。了解了近视的真正原因和最大的影响因素后,才知最有效的预防近视方式,其实是让孩子多出去玩,接受太阳光照有利于提高视力健康。
近视眼的形成并不是单一原因导致的,除了遗传及光线因素外,营养不良、疾病之外,微量元素缺乏、昼夜颠倒等也有可能。预防近视需从多方面入手,减少导致近视的因素,才是正确思路。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运动,应每天在日光下进行至少两小时的户外运动,并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