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
“医生,他们说孩子上学后才需要查视力。”
“我听他们说孩子还小,度数不高=假性近视。”
“医生,听他们说这眼镜不能经常戴,否则会越戴度数越高吧?”
……
近视不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患者和家属对近视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做法啊!
今天,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一病区主任王素萍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近视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
孩子上学后才需要查视力
其实,儿童在3岁以后学习识认视力表后,绝大多数都能够配合视力测试,就可以进行初步的视力检查。建议每3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视力筛查,以尽早发现近视、散光、高度远视、斜弱视等问题,及时矫正。
误区二:
孩子还小,度数不高=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指近距离用眼过度、眼睛的睫状肌调节紧张所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经过休息或应用睫状肌麻痹剂滴眼后视力能恢复正常。医院检查中,经散瞳验光检查出的近视,就不再是假性近视。
误区三:
近视以后就不用预防了
近视如果后不加以控制,还会逐渐加深。近视度数加深与近视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防控近视的关键在于预防。因此发现近视以后也要科学用眼,不要让眼睛过度劳累。
误区四:
眼镜不能经常戴,否则会越戴度数越高
实际上,近视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应该及时佩戴眼镜,而且要坚持戴,这样可以缓解因为看不清东西而引起的视疲劳,使近视度数增速减缓。
误区五:
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更好
渐进多焦点眼镜不一定能预防近视的发展,而且很多孩子戴上多焦点眼镜感觉不舒服而且看不清楚,所以不建议给孩子使用,戴一般的框架眼镜就好。
误区六:
戴上眼镜后就一劳永逸了
戴上眼镜以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了,建医院检查一次,看眼睛近视度数是否加深、眼镜片是否磨损,如果近视度数加深或者眼镜片磨花了,就要重新配眼镜。
问
“那是不是眼镜度数最好配低一点?”
答:配镜度数要根据佩戴者的眼睛功能情况、佩戴舒适度、矫正方式等因素决定,不可随意增减度数,因为不管是眼镜度数高了还是低了,都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
误区七:
散瞳验光对眼睛危害大
散瞳本身不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对眼睛没有伤害,家长实在无需过度担心。散瞳药物的作用都是暂时的,散大的瞳孔可以恢复。
王素萍
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一病区主任,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视觉保健学组委员,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委,全国弱视斜视防治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郑州市医学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市首届百名名医。
擅长各种类型的斜视矫正术及其他小儿眼病,尤其对弱视治疗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每年诊治斜视弱视患者3万余人次,开展各种类型的微创斜视矫正手术1万余例。
坐诊时间:周一、三、五全天,周二、六上午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