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近视防控工作举措,切实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不良率,我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综合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效防控,有效实施相关行动,充分发挥区近视防控示范校的辐射作用,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健康水平。
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
我校注重教育每个学生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并通过家校合作,更好地帮助学生保护眼睛。
卫生室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眼保健操比赛。比赛要求:人人参与。分年级进行比赛,由教导处老师、卫生室老师和各年级组长作为评委,最后评选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希望通过比赛,让学生能找准穴位,更规范地做眼保健操,以此发挥眼保健操的作用,改善视力。
落实视力健康监测
卫生室认真开展小学生视力筛查,将眼部健康数据及时更新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有参考价值的、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我校每学期开展2次视力检查,第一医院的眼科医生来为孩子们检查,检查后针对视力不好的学生进行宣传和告知,家校合作,一起纠正孩子们不好的用眼习惯。第二次检查由学校卫生室进行自查,卫生室老师将两次的视力检查进行对比,看视力是否改善,并把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我们欣喜地发现,这学期第二次的近视率较第一次有所降低,希望孩子们继续养成好习惯,保护好亮晶晶的小眼睛。
强化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
学校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借助丰富多样的体育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同时,鼓励并支持孩子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
为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方案,通过少先队广播向全体学生宣传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确保学生在征得校方允许的情况下,方可将手机带入校园,同时带到学校的手机在学习时间内应由班主任代为保管,放学后归还学生进行使用,严禁将手机带入课堂。
在教师的教学和布置作业中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同时指导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进行督促和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
改善学生视觉环境
通过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落实教室、图书馆等采光和照明的具体要求,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每个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每周都会调整座位,每学期都会对学生的课桌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的变化。同时,在教室内设置“两米线“,让学生与黑板和多媒体设备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
加强视力健康教育
学期初,陶珈敏老师设计以《我的眼睛亮晶晶》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让学生掌握保护眼睛的基本方法,认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通过亮晶晶的眼睛认识世界、欣赏世界。
6月5日,“家校携手点亮‘视’界共同呵护光明未来”上海市浦东新区第26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活动如期举行。讲座活动邀请到了相关专家围绕儿童青少年眼健康中家校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