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
写作实践一、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三、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字。如何做到“观点鲜明”?议论文的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所谓观点鲜明,指的是作者要在文章中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文中表述论点的句子必须简明、确切,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让读者感觉是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如《借书不还,天打雷劈》中,作者在介绍了借书不还者的种种无赖言行和书主内心的痛惜之后,提出了成立“借书必还大联盟”,并要盟誓“借书不还,天打雷劈”,从而用幽默的语言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然,鲜明的前提是观点要正确,不正确的观点再明确也是无用的。也就是说观点一定要合乎实际、合情合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观点鲜明主要有以下判断标准:一是对问题的评价有明确观点;二是对问题的性质、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影响、后果和解决的必要性等要有明确概括。要做到观点鲜明,首先就要在行文之前对所给题目、话题或材料进行深入思考,要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再思考别人对此会有哪些看法,他们的观点有何异同等;最后再另辟蹊径,旗帜鲜明地拟出自己的观点,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能超出他人的见解。切忌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如在《*生借书说》中,袁枚就总结出了实际生活中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论点。要做到观点鲜明,还要科学地构筑文章的结构,在行文过程中切切实实地做到围绕自己的中心论点展开分析。不管你是采用并列式结构、层进式结构,还是采用对照式结构,都要围绕中心论点来展开,丝毫不能旁逸斜出。如在《*生借书说》中,作者就将中心论点分为别人读书和自己读书两个个方面,并进行具体论述。要做到观点鲜明,还要掌握恰如其分的点染技巧。如在开头段提出中心论点,在中间每段的开头或者结尾点染观点,在文章的末尾再次总结或重申观点等,还可以直接将中心论点作为文章的题目。如在《读书杂谈》一文中,作者就处处点染,段段再现。如第二自然段就有“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的点染句,第三自然段便有“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的点染句,第四自然段也有“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的总结句等。要做到观点鲜明,清晰地表达也很重要,应该努力做到用语恰当,扼要简明,明白易懂。一般情况,最好能用一个简要的句子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把它放在开头、结尾等比较重要的位置,以使读者容易把握。总结一下让观点鲜明的方法:一、旗帜鲜明、独到新颖;二、科学构筑、围绕中心;三、层层点染、结尾重申;四、清晰表达、扼要简明。例文一:人生最重要的约会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蕴涵着无尽的智慧,奔腾着弄潮的畅想,书海无涯。人生无书,则如干涸江流,如枯裂田亩,黯然失色。人生不可无书。书,使人拓宽视野。“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林语堂如是说。翻开*仁宇的历史著作《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眼前豁然一亮。面对悠悠中国史,原来还有这样的问题值得探讨,原来看待问题还可以用这样的思路——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窗户。历来被视为彻底的亡国昏君的杨广,在关于其《隋炀帝》一文中,得到了更客观的分析。我看见他华美文笔,看见他胸襟不凡;见其少为元帅平定江南;亦见其最终逃避现实,众叛亲离。拍案叫绝的,不仅是*仁宇对于历史人物进行思想性格心理分析,更是其开阔的“大中国历史”的视野。将隋视为第二帝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