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功能性视力下降的分析
TUhjnbcbe - 2021/8/19 1:11:00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66445.html

功能性视力下降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器质性病变,并且无弱视危险因素,只是矫正视力不佳,可能出现在看远,也可能是看近。

原因有调节功能异常、集合不足、低度远视、低度近视、低度散光等,其中,集合不足分为调节不足引起的假性集合不足和原发性集合不足引起的调节超前。低度远视,低度散光,通常都合并调节不足或集合不足。低度近视患者,可能会合并调节灵敏度,或聚散灵敏度的异常。临床常规检查视力检查:通常包括单眼、双眼的远、近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眼位检查:通常采用遮盖法配合三棱镜检查或使用同视机查自觉及他觉斜视角。眼球运动:眼球静态时的位置和状态、眼球运动的一致性和充分性。屈光不正检查:包括客观检查(电脑验光、检影验光)和主观检查(主要是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观验光)。视功能检查:主要包括worth4点检查、远、近眼位检查、AC/A检查、调节功能检查(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辐辏功能检查(集合近点、远近正负聚散力检查)等。其他检查:视觉诱发电位、眼震电图、角膜地形图、眼B超、Pentacam、OCT、造影等。眼前节及眼压、眼底检查:为排除器质性病变。案例分享由以上结果不难看出,矫正视力低下,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低常,正常9岁的最低调节幅度为15-0.25×9=12.75D,8~12岁儿童调节灵敏度为双眼5cpm/min,单眼7cpm/min,AC/A低常,正常为3~5△/D,集合近点高常,正常集合近点为6cm~8cm,近用正负聚散力低常,正常近用聚散力:BI:13/21/13,标准差4/4/5,BO:17/21/11,标准差5/6/7,可诊断为调节功能不足引起的集合不足。分析可得:调节不足为原发因素,首先给予全矫配镜,并配合训练。

训练后,视力达到正常,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近用正负聚散力有显著改善,集合近点趋于正常。

矫正视力低下,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低常,正常11岁的最低调节幅度为15-0.25×11=12.25D,8~12岁儿童调节灵敏度为双眼5cpm/min,单眼7cpm/min,正负相对调节低常,NRA正常值:+2.00D~+2.50D,PRA正常值-2.50D。可诊断为调节功能不足,给予全矫配镜,配合调节训练。

训练后,矫正视力达到正常,调节幅度、相对调节显著改善,调节灵敏度趋于正常。

患儿双眼没有屈光不正度,但视力低于正常,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调节灵敏度低常,正常7岁的最低调节幅度为15-0.25×7=13.25D,NRA正常值:+2.00D~+2.50D,PRA正常值-2.50D,8~12岁儿童调节灵敏度为双眼5cpm/min,单眼7cpm/min,AC/A低常,正常为3~5△/D,集合近点高常,正常集合近点为6cm~8cm,近用正负聚散力低常,正常近用聚散力:BI:13/21/13,标准差4/4/5,BO:17/21/11,标准差5/6/7,又是一例典型的调节功能不足引起的集合不足。

在为该患儿验光时就发现视力矫正不上去,视功能异常,当下就让她做了半小时晶体操训练,再验光时视力就可以提升至0.8-,于是给她制定了适宜的训练方案。

训练后,视力达到正常,视功能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症状消失。

小结

功能性视力下降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无弱视危险因素。

其次,规范的视功能检查。在MPMVA的状态下,完成全套视功能检查,包括worth4点检查、远、近眼位检查、AC/A检查、调节功能检查(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辐辏功能检查(集合近点、远近正负聚散力检查)等。其中,调节灵敏度和集合近点至关重要。

最后,合理分析原因。分析问题眼位及问题眼位相对应的抵抗力量是否足够;结合AC/A判断是哪种类型的集合异常;分析是否有调节异常,判断调节异常是原发还是集合异常是原发;根据诊断进行合理的屈光矫正,制定训练方案。

处理原则:

调节超前、调节痉挛:雾视或睫状肌麻痹。

调节不足、集合不足、调节灵敏度低、聚散灵敏度低、眼球运动障碍:训练。

大原则:哪个是原发先练哪个。

调节:先单眼后双眼、先练调节幅度、后练灵敏度。

集合:Brock线、立体镜、立体图、裂隙尺、自由空间融像功能训练。

眼球运动:注视与追随、扫视运动。

功能性视力下降要区别于弱视:不是视力低下就算是弱视。临床上弱视的新定义已经明确指出:在矫正屈光异常后14周视力仍然低下,方可作为依据,并结合其他弱视体征下诊断。

今天分享的这几个病例,很容易被误诊为弱视,这就要求我们应加强对功能性视力下降的认识,重视视功能的检查分析及训练,减少误诊率。同时,视功能的检查要有规范的操作流程及合理的分析,找到异常的原因,并且“对症下药”,依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功能性视力下降的患者,正确的训练方法是立竿见影的,非常有成效。

下面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怎样运用AC/A来分析属于哪种辐辏异常。

小窍门

先看AC/A,再看远见和近见眼位

AC/A低都属于不足,再根据远见近见眼位“代号入座”,看是属于集合不足还是开散不足。

同理AC/A高都属于过度,再根据远见近见眼位看是属于集合过度还是开散过度。

集合不足:看远正位或轻度外隐斜,看近高度外隐斜,低AC/A

集合过度:看远正位或轻度内隐斜,看近高度内隐斜,高AC/A

散开不足:看远内隐斜看近正位或不显著隐斜,低AC/A

散开过度:看远高度外隐斜或间歇性外隐斜,看近正常,高AC/A

单纯性外隐斜:看远和看近均外隐斜,正常AC/A

单纯性内隐斜:看远和看近均内隐斜,正常AC/A

您身边的眼健康顾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功能性视力下降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