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门诊
合理用药
热点聚焦
手术日
医学史
专家门诊给您权威参照
按近视手术是在充分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的选择。一年之中,眼科医生最繁忙的时间段来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随着全国各地高考相继落下帷幕,不少准大学生将“摘掉眼镜”列为“愿望清单”,医院屈光科迎来近视手术高峰。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镜就是心灵的窗帘,近视手术成了扯下这道帘幕唯一的方式。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近视手术。
1
首先,近视手术,不是人人都能做。
近视手术既然是一种「手术」,并不是%安全无风险的,它有很多禁忌症,比如本身存在一些眼部及全身性疾病等。
通常,医院、靠谱医生,都会通过问询和术前检查把不适合手术的人筛掉。如果医生告诉你不能做,千万别硬来。
除了疾病限制外,近视手术对于年龄也有要求,通常建议在18~45岁之间。
近视手术只能做掉当前的度数,未成年人的度数很可能还不太稳定,需要等到成年后、连续两年度数变动不大时再说。
而超过45甚至40岁,眼睛就开始迈入「老花」的进程。这个时候如果通过手术完全矫正近视度数,术后老花眼症状很可能会提前,或者变得更明显;如果为减轻老花眼症状而保留一点度数,又容易出现看远不够清晰的情况,总之比较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满足手术要求之后,我们再来考虑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手术。
2
选择何种手术,要看术前检查和医生判断。
医院咨询时,会被各种充斥着高科技名词的手术名称绕晕。
其实近视手术的原理很简单,从手术方式上来讲,本质就两大类:激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术。
这其中,激光手术属于目前的主流术式,包括半飞秒、全飞秒等板层手术,t-PRK等表层手术。简单讲,激光近视手术就是用激光把角膜削薄一点。
至于晶体植入术,更适合超高度近视,从本质上讲,就是在角膜上切开一个小口,然后在晶状体前面植入一个超薄晶体,相当于把特制隐形眼镜戴进了眼睛里。
总体上来说,这种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已经得到认可。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本公号曾经的推文《高度近视眼患者有多痛苦?5米外雌雄难辨,10米外面容难辨……整个世界都是马赛克!》。
3
很多朋友都在问,把近视手术说得那么好,医院里眼科医生或者社会名流还有戴眼镜的?
其实这个问题就像帽子能遮阳,为什么不爱戴帽子;自行车比走路快,为什么不骑车一样。
每种手术都有它的适应证和禁忌症,手术的选择又是遵循主观意愿的个人选择的行为。
譬如,如前文所述,激光手术并非适合所有眼球,角膜质量会导致一些人天生无法做手术。
再者,近视手术是一个摘镜手术,很多人习惯了几十年戴眼镜,度数也不高,不戴反而会不习惯。
况且,那些做过近视手术的人外观并没有什么差异,做了你也不一定看的出来。
总而言之,近视手术是一个对人体重要器官的修正性手术,做与不做完全是个人选择,盲从的跟风不可取,如果权衡下来真是利大于弊也不用讳疾忌医。
专家提醒:
由于现在医疗技术发达,孩子有了近视,很多父母觉得关系也不是很大,反正成年后可以激光矫正手术,目前这个观念很普遍。
但是,只要是手术,就必然对人体产生一定伤害。比如现在比较主流的角膜矫正手术,虽然属于微创手术,技术比较成熟,手术量也很大,但是整个过程中还是会有切口和损伤,无法确保每一个手术都能成功。并且术后还有一定的反弹比例。具体能不能做、做哪种还是要看术前检查和医生判断。手术的效果因人而异,而且术后护理不到位以及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也会影响到后续的效果。所以,手术并不是最佳的治疗手段。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预防近视的发生,才是最关键的。
我们在门诊中也经常发现,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旦戴上眼睛,就很难取下来,而且还会造成度数的增加。其实,戴眼镜不只是让孩子看得更清楚,它更是一种预防近视发生及发展的治疗手段。
当然,如果你已经痛下定决心,想给自己一次重新选择视力的机会,就一定要医院和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理性选择手术。
·END·
冷静
专业
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