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近视眼视疲劳快保护眼睛
TUhjnbcbe - 2021/4/29 17:19:00

我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近视大国”。

近视其实也是一种眼科疾病,但是,由于我国近视比例太高,到处都是近视眼,导致人们见怪不怪了,很多人都没把它当成一种病,以为戴眼镜就好了。这实在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

根据年的抽样调查数据(目前的数据,大概率是只增不减),我国小学生近视率28%,初中生近视率60%,高中生近视率85%,大学生近视率90%,我国近视患者占全球的33%……

我也是近视患者之一。我从初中开始近视,之后度数逐渐增长,变为四五百度,在二十多岁后,视力已经稳定,度数不再增长,但是,频繁地使用手机、电脑、阅读书籍等等,却时常引发视疲劳。

通过慢慢摸索各种方式,多休养,我现在视疲劳的频率变低了。整理这篇文章,一方面是提醒自己坚持好习惯、坚持多休息,不要再让眼睛疲劳,另一方面是提醒大家预防大于治疗,好好爱惜眼睛,不要以为近视眼、干眼症等眼科疾病离自己很远。

在两三年前,我的眼睛可以连续看两三个小时电脑不累,因为那时我的眼睛耐受能力比较好,但是这种不良用眼习惯久了,眼睛的耐受能力就降低了,容易干涩、疲劳、酸痛。如果可以穿越,我想打那时的自己一顿……外面的世界那么美,干嘛一直看近距离的东西?!

也许,我们身边存在着那么些人,通宵打电脑游戏也眼睛不累,黑灯瞎火玩手机却不近视……是的,的确有这种人。每个人眼睛天然的耐受程度不同。任何疾病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没办法跟基因讲道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那么强大的基因,还是乖乖保护眼睛吧。这点从近视比例上就能看出来,用眼习惯不良,大部分人都会近视。

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警惕视疲劳,因为视疲劳是眼睛甚至身体的求救信号,说明我们所负荷的工作量已经超过了身体自身系统的调节能力,长期疲劳会诱发各种疾病。

我们的眼睛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照相机”,关于眼科的知识非常非常多,我只是读了一点点科普类书籍,总结一些小经验,仅供参考哦,不一定是正确,也欢迎批评指正。

先科普一个与近视密切相关的概念——眼轴。

人的眼球近似于球形,眼轴是指角膜前表面与巩膜之间的距离,而实际测量中,由于巩膜是不透明的,所以测量得出的眼轴长度指的是角膜前表面到视网膜色素上表层之间的距离。

眼轴又称前后轴,是角膜正中到视神经与视网膜*斑中心凹之间的一条假设线的长度,也就是眼球前后径的长度。

如果把眼睛比喻成一台照相机,那么我们的角膜(黑眼珠)以及眼睛里的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底的视网膜就相当于相机底片。而眼轴就是从角膜顶点到视网膜中轴线的距离长度,相当于镜头的最前面到底片的距离。

当个“部件”都配合到位,眼轴长度适中时,物体就能在视网膜上清晰地成像,这就是正视。

当眼轴太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在视网膜上就是模糊的像,导致我们看远的东西看不清楚,这就是近视(轴性近视)。

眼轴太短,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我们也看不清楚时,就是远视。

换言之,当眼球的屈光力是一个固定值时,眼轴过短,物体就会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形成远视。眼轴过长,物体就会呈现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并且,眼轴越长,对应的近视度数就越高。眼轴较正常值每增加1毫米,度数就会增加度左右!

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眼球这个“气球”就会被越吹越大,由此会对视网膜造成明显的牵拉、持续变薄,进而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这就是为什么高度近视患者更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斑变性等眼部问题。

怎样保护视力呢?以下总结了一些小经验。

01

每天保证两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

日本的今野清志医生在其《一分钟视力革命》著作中提出,全身的血液循环对整体的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而眼部健康其实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部分。血液循环帮助着氧气的运输,只有血液循环通畅,身体供氧充足,身体才会健康,视力才会好。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了拍打法、按摩法、深呼吸法、跳跃法等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都是促进血液循环。

现在办公室白领、学生,很多都是久坐不动,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很大的问题,所以不仅容易出现视疲劳,也容易出现身体其他部位(比如颈椎)的酸痛。而颈椎等部位导致的供血问题,也会引发视力问题。

我国学生的近视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跟户外运动严重缺乏、近距离工作过多密切相关。

户外运动有很大的好处。原因总结如下:

1、户外的阳光(即使是阴天,户外的明亮光线也比户内的阴暗环境更护眼)对于预防近视、预防近视度数加深有很大的作用。每天都要保证晒太阳的时间,脸部可以涂抹防晒霜,其他部位一定要适当裸露,因为人体是需要阳光照射的。沐浴阳光的重要性,在教育部发布的护眼小贴士中,也得到了肯定。

光线强烈刺眼的情况下,不要出行,可以戴有帽檐的帽子或者撑伞,或者佩戴正规品牌的墨镜,但是不可长久佩戴墨镜,佩戴墨镜每天不超过一小时。夏天或去紫外线比较强的海边、高山,要记得戴上太阳镜。

提醒:温和的阳光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有效抑制眼轴变长,预防近视、预防近视度数加深,还可以适当缩小瞳孔,让眼睛不容易疲劳。瞳孔类似于照相机的光圈,光线强烈时会缩小,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在光线昏暗时扩大,易产生疲劳。由此也可以推知,阅读时的光线,不是越强越好,也不是越暗越好,而是要适度!以能够轻松地看清为宜。屏幕光线与环境光不要形成太大反差,环境亮时,屏幕要调亮,环境暗时,屏幕要调暗。在昏暗环境中,不能看发光显示器,比如,不能关灯玩手机!因为这种亮度反差是很伤眼的。一般k到k之间的台灯色温比较护眼,稍微有点偏*,比较柔和,不会太白太刺眼。同理,购买书籍也是偏*的纸张比纯白纸张护眼。直射的阳光下,是不能阅读的!因为书本的纸张会反射光线,在阳光下读书会伤害眼睛!此外,在摇晃的车厢内,也不能阅读,所以别在地铁里玩手机啦。

2、户外的新鲜空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鲜空气对缓解视疲劳有重要作用,这一点亲测有效,在一个密闭的、空气不新鲜的环境中,人容易出现视疲劳,但是开窗通风后,视疲劳状况会缓解。

3、远眺户外行驶的车辆、行走的行人,相当于是在给眼睛做训练,放松眼部肌肉,避免睫状肌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而紧绷、痉挛。这种方法比用手指来做远望、近望的训练(目前一些学校用的就是这种新型眼保健操)更容易坚持,因为单纯用手指做远望、近望训练,会让人感觉很无聊,很难坚持,还不如看户外运动的东西,或者在户外打乒乓球、打羽毛球。

原理:打乒乓球等球类时,眼睛会随着快速运动的物体转动,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延缓老花、预防近视。

转动眼珠的训练,可以保护视力。我国飞行员视力标准的制定者李志升教授,经几十年研究推广了“护眼米字操”。这套操通过练习眼周肌肉,可逐渐恢复睫状肌活力。

第一步:双眼向上、下各看三次。

第二步:双眼向左、右各看三次。

第三步:双眼向左上、右下各看三次。

第四步:双眼向右上、左下各看三次,视线在空中划出了一个“米”字。

第五步:划完“米”字,让眼睛顺时针、逆时针各转三圈。

全部结束后闭眼休息一分钟,然后睁眼注视远处绿色植物2~3分钟。

但是,六百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别做这一类转动眼珠的训练!高度近视患者尽量少转眼珠,少揉眼睛,不做剧烈运动,因为高度近视有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4、运动本身会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氧气运输,增强全身肌肉的调节能力,这些对视力非常好。就这一点而言,如果有些家长想给自己的孩子培养兴趣爱好,不建议学习书画、钢琴一类,因为孩子平时学习考试科目已经需要大量近距离用眼了,如果学校放学后,兴趣班还是需要近距离用眼的(长时间近距离坐着练习书画,长时间近距离看着琴谱,等等),那么很容易产生近视。建议舞蹈、游泳一类的兴趣班,更有利于视力健康。

之所以想到这一点,是因为我发现,现在近视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小孩子才小学一二年级就戴上眼镜,这是挺可怕的,因为孩子还很小,后面的近视度数很难控制,而中度、高度近视可能引发其他眼科疾病。

近视带给人的伤害,绝不是近视矫正手术就能消除的!预防大于治疗,一定要预防近视!近视度数高于度属于高度近视,不能做跳水、蹦极等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落。

02

多进行眼部、面部等部位的按摩

传统的眼保健操只是单纯地按摩眼部穴位,但这样的范围可能并不够。我们的面部、头部、颈部、耳部、手指的指甲根部等部位也有着大量的穴位,按摩这些穴位,对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有很大作用。

如果直接按摩,可能会过度拉扯到面部皮肤,所以可以涂上一些按摩膏或者按摩油,避免因为摩擦而导致皮肤松弛、敏感。可以买一些能发热的按摩仪或者热灸仪或者拨筋棒,会更省力气一点。当然,嫌麻烦的话,可以直接用手指,手指慢慢地按摩,按摩到发热舒适。

眼部的按摩,我们没学过中医,也不是专门的按摩师,也许会感觉穴位很难找准,但是我个人认为,穴位找得不准也没关系,关键是要通过按摩来放松紧张的肌肉、让眼周肌肤甚至面部肌肤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

网上有很多穴位图、按摩教程、按摩视频,不一定准确,但可以用来参考一下。

用蒸汽眼罩也可以促进眼周血液循环,而且还可以助眠,蒸汽眼罩要买那种可以恒温的,一般恒温42度左右是最合适的温度。蒸汽眼罩里面,如果用的是铁粉,会比较便宜,但是铁粉可能导致发热不均,用铁片会好一点。

其实,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热毛巾才是最舒服的,比蒸汽眼罩舒服,但是热毛巾无法恒温,经常要中途再用热水烫一下,比较麻烦。热敷比眼贴冷敷舒适(一些含中草药成分的眼贴,敷在眼周是清凉的,称之为冷敷),只是缓解一下视疲劳,不要相信什么降低度数、治疗各类眼疾的虚假宣传。

现代人真是太难了,除了保护眼睛,还要保护颈椎。我发现蒸汽眼罩的余温还可以敷颈椎,嗯,挺好,不浪费。

03

不能连续地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近距离办公,尤其是在空调房内办公,眼睛容易干涩疲劳,可以放个空气加湿器。眼睛感觉干的,可以增加瞬目次数(多眨眼),可以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一般用的是“海露”,无副作用,滴的时候不要碰到睫毛,避免造成污染)、眼部补水雾化仪器缓解。

但是这种只能缓解一下,人工泪液和雾化水汽都是无法跟人类天然的泪液相比的。人类天然的泪液,不仅可以形成一层泪液膜保护眼睛,提供氧气、营养物质,还可以带走代谢废物、消炎杀菌……所以一定要保护人眼自身的泪液分泌能力,少看电子产品,少近距离用眼,多睡香香的睡觉,多做户外运动。

对于需要经常近距离用眼的人群,记住不能连续地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一般是三个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比如看手机屏幕)20分钟,向20英尺(6米)以外远跳20秒以上,但是这个用眼要求比较严格,我感觉多数人做不到。

如果能做到三个20原则,当然最好。

你发现了吗?那些看一会儿书就喜欢东张西望的孩子,的确不容易近视。看来读书也不能太专注呀,逐字逐句地认真读书,读了就钻到书里,读了就停不下来的孩子,大部分都近视了……

我现在如果要近距离用眼,会准备一个沙漏或者设定闹钟,在25分钟后,向窗外远处望5分钟移动的车辆。这个时间设定是“番茄钟时间”,不仅对眼睛好,也是大脑效率最高的方法。这样眼睛和大脑都不容易疲劳。也就是,学会“少量多次”用眼用脑。不要一下子连续用眼两三个小时,而是25分钟后停5分钟,这样哪怕工作一天都不会累。简言之,及时的、适当的休息,才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知识点:番茄工作法

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年创立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主要的原则是:一个番茄时间包括25分钟工作和5分钟休息,在工作时间集中处理某项工作,达到专注和高效。

番茄这一名字,来源于番茄形状的计时器,用来确定一个时间间隔。这一方法慢慢随着时间管理这一概念推广开来,也有了各种软件和应用来计时。

那么,番茄钟如何提高效率呢?番茄钟等于“不被打破时间,之所以建立25分钟的番茄钟,是告诉自己,这25分钟不可以做其他事,那么这段时间,就成了属于自己的“不被打破时间”(UnbrokenTime)。

无论是否采用番茄工作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专注时间,都很重要。专注时间,减少了中断和任务切换,提高了效率。

04

必要时,可考虑配欠矫眼镜

如果经常要看近,但是又难以做到上面第三点所说的科学卫生用眼习惯的,也就是那些迫不得已要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的人,可以考虑配一副专门的欠矫眼镜(低于实际度数的眼镜)。人眼在望远和望近时,所需要的“屈光力”是不同的,如果用望远的足矫眼镜来长时间望近,就很容易疲劳。

打个比方,我的近视度数是度,但是我戴度的眼镜,完全可以看清近距离的东西,那么戴度眼镜来看近会明显更轻松。但是会出现一个问题,低度数眼镜戴多了,再戴原本的高度数就会头晕,所以各有利弊,大家自己取舍哦。

大家可以去专业的眼镜店配镜,告诉他们自己的用眼场景,根据自己的用眼场景来配镜。现在有一些眼镜是近视度数防控眼镜,一副眼镜中有两个度数,看近和看远时,会有不同的度数,但是这种眼镜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如果不能适应的话,相当于那副眼镜就作废了,所以一定要多去不同的眼镜店问问,医院验,更准确。

配眼镜的话,我感觉防蓝光眼镜的作用很小,可能只是心理作用?(那种手机电脑的防蓝光贴膜作用也很小,还不如买个类纸膜或者磨砂膜,至少能够降低屏幕表面的反光)。此外,尽可能别戴隐形眼镜。现在普遍使用的隐形眼镜,都是使用高分子材质制造的,透氧效果不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眼睛直接呼吸氧气,使角膜缺氧,一旦有细菌、病*侵袭,就特别容易感染。建议首选框架眼镜,可以偶尔佩戴隐形眼镜,最好半年验一次光,定期检查视力。

为什么说近距离带眼镜要用低度数眼镜呢?因为近视眼,顾名思义,就是因为近距离用眼过度而引起的,一个原本不近视的人,以他常用的用眼距离来用眼,会近视度,那么,他在近视度之后,如果戴着度的眼镜,再继续那样用眼,那就会在度的基础上再加深度,变成了度,以此类推,很多人的近视度数就不断加深。

所以,如果你的近视度数很浅,比如,只有多度,不戴眼镜也能完全看清近距离的东西,那么看近距离的东西就不要戴眼镜了,只有想看清远处的东西,但是却看不清时,才戴那副近视眼镜。对于近视度数很浅的人来说,近视眼镜不要每时每刻都戴,只在需要看清远处东西时戴,这样可以防止度数不断加深。

眼科专家于刚在其《眼睛好,世界才明亮》一书中提出了他的观点:

低于度的近视,看黑板戴,看书不用戴;

度到度的近视,看黑板戴,看书可以戴,也可以不戴;

度以上的近视,平时都要坚持戴眼镜。

此外,刚开始近视的时候,如果是假性近视,不要急着配眼镜,多做户外运动也许就慢慢恢复健康了,但是戴上眼镜后,眼睛习惯了眼镜给他安排好的“度数”,就再也恢复不了了。所以千万别把假性近视当成真性近视,医院验光,避免弄错。

第四点的以下内容来自于知乎用户周支护的科普,供大家扩展阅读:

这里指的“看近时”是50厘米特别是30厘米内的距离,也特别指的是看近的情况下需要欠矫,看远一米以外还是佩戴足镜为佳。

足矫眼镜是玻璃体异位变形的最大帮凶,可能一些医生会说平常戴足矫眼镜好,但事实是不是什么时候戴都好,另外世界上没一个人是戴足矫眼镜恢复近视的,但是,不戴恢复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不戴眼镜用眼习惯本身差,恶化速度也会比较慢,戴足镜就不同了会恶化更快或者说必然恶化变得更差),上图就是原因,近视眼的人用眼本来习惯就不好容易看近,再戴上一副足镜看近,原理上就是视点落在眼球的后方的后方,眼睛会去适应这个视点,从而眼轴越来越长,玻璃体就也被拉的越来越变形、越来越脱离视网膜,导致玻璃体出问题,而且会导致睫状肌非常用力后痉挛失效,近视更为加深,用欠-的眼镜平常看介于模糊和清晰的那个点是最健康的(相当于看近时也是看远的功效,最大化的放松睫状肌,视点落在视网膜上而不是后边,这样眼睛自然不会发涨和特别容易疲劳,用于近视恢复的眼镜基本也都是用的这个“看近用欠镜”原理),或者看近时不戴眼镜保护玻璃体不再变形恶化也是很好的。

看远的足镜最好也用欠50度的这样可以给睫状肌、眼球一定的放松或者说是恢复空间,就像是一支青蛙顶不过瓶盖的道理一样,虽然它可能目前跳不到那个高度但留有一定空间去施展肯定是更好的。不可长期使用-度欠镜看远,长期对不上焦会导致视弱的风险。

另外千万不要戴高于自己度数的眼镜,为什么呢?如果你身边有视力良好的志愿者你可以给他一副或度的眼镜,戴上一小时左右即可产生约-度的假性近视(睫状肌失效),戴上几个月可成为真近视眼(轴性近视,眼轴拉长),是的,就是那么猛。

关于为什么看近时要戴欠矫眼镜?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关于“屈光力”问题的小点。让你知道戴欠镜是多么的重要。

1.“屈光力”就是眼睛需要调用多少度数“力量”能看清多少的距离。

2.人眼看远是放松的,看近是需要眼睛出力的,出的那个力就是“屈光力”,屈光力是用眼睛的睫状肌和眼轴拉长作为力量的作为发出点。眼轴拉长是为了适应视觉焦点在落在视网膜后边的一种生理机制。

3.知道以上两个观点后,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能计算出你眼睛看多少距离它用了多少度的屈光力,公式为:除以?cm距离,再乘后得出的结果,就是要用到的屈光力。

4.很多人说用眼卫生看书要在30厘米的距离,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知,30厘米是要调用度的屈光力,如果这样习以为常,那么你必然会近视度左右。所以说一个人的近视度数或者二次度数加深,是完全可以提前计算出来的可预知的,甚至根据常用距离计算后可提前很长时间为某人配好近视眼镜,度数可以是完全匹配的!

5.以此类推,如果你是戴着度足矫眼镜看30厘米的所谓“健康距离”,长期以往你会再近视度,这个再近视完全是可预期的,也就是最后会到度的近视。(由此可见,现在很多人都说24小时都要戴足矫眼镜,这个观念很误人)

6、健康的例子:如果你眼睛是正视眼(不近视),戴花镜(远视镜)度的,长期看30厘米的距离。那么你的眼睛近视的度数的可能性只会在33度内。因为远视镜把需要用到的屈光力抵消了,眼睛就不用用力(用的肌肉和眼轴力量)去看东西。

7。由此得出近视眼看远(50厘米或1米以上)时候才需能近视足矫眼镜,如果看近时候也用足矫眼镜,那么需要的屈光力就会必然给我们带来更深的近视,实验证明只要1小个时,用足矫看近就可以使眼轴拉长和睫状肌失效,导致更加近视,而且近视的度数是可以预期计算出来的。

8.大家也可以通过下边计算好的表,看看你经常看的距离,需要多少的屈光力,之后调整你的眼镜,或者是减少观看时间。也可以快捷地通过下表有效地预测与预防未来会加深的度数。

05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

精神压力对于视力有很大的影响。当我们的精神状态是紧张的时候,我们的眼部肌肉、神经也容易紧张,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供血也会受到影响。这一点已经被美国的著名眼科专家威廉.贝兹证明。

根据传统的观念,我们必须要很努力才能做好一件事情,要很努力才能学好知识。但是威廉.贝兹却提出,我们要和这种传统的观念做斗争,眼睛看物体和大脑获取知识一样是自然规律,因此,强制眼睛看物体或者强制大脑获取知识不但是无用功,还可能起到阻碍作用。

大脑获取知识,如果是通过痛苦的死记硬背、强行灌输获取的,那么不可能真正吸收,只是死知识,无法灵活运用,很容易被遗忘,还可能导致人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类似地,眼睛只有在完全放松的状态时,才能获得完美视力。

大脑的紧张、压力、焦虑状态,会引发多种形式的视疲劳。因此要尝试让自己放松,多想想开心的事情。

精神压力跟视力是有蛮大关系的。我们在皱眉头的时候,眼周肌肉就紧张了。所以要少皱眉头,多笑哦!

06

可考虑护眼屏幕

需要长时间对屏幕办公的,一定要控制好跟屏幕的距离,距离电视5米以上,距离电脑50厘米以上,距离手机也尽可能远些。手机是所有电子产品中最伤眼睛的,因为当我们在使用手机时,要用手打字,手机往往是拿得最近的。而且手机的字还小,小字也伤眼睛。

如果眼部经常容易疲劳,可以考虑将液晶屏幕换成墨水屏幕,也就是Kindle电子书的那种屏幕,这种屏幕看图片不行,分辨率太低了,但是看文字完全可以,缺点是会延迟,就是你从一页跳转成另一页的时候,会闪一下。

也可以考虑全反射屏幕,这种屏幕是反射光线,反射从前端方向来的光线(前光),而不是让液晶屏幕的背面光线(背光)直射眼睛,所以柔和很多。全反射屏幕的色彩分辨率明显高于墨水屏(但是,全反射屏幕的色彩分辨率低于液晶屏幕,显示效果没有液晶屏幕那么清晰,会有色差),也没有延迟的问题,但是可能有反光的问题,所以看文字的护眼程度不如墨水屏。墨水屏本身是不发光的,无蓝光,类似于纸质书的显示效果。

墨水屏是比较小众的,品牌很少,手机有海信、平板电脑有文石、大上等,只能用于看文字、写文字,看图片、视频是绝对不行的。全反射屏幕则更小众了,目前市面上的富士通全反射屏只有多年前的二手货了,而且一定要买有原装保护玻璃、带前光、可调节光线强弱的,否则反光问题太严重、显示效果太灰暗而看不清,不仅不护眼,反而更伤眼。一些新品牌的全反射屏,未来可能会上市,但是目前市场上仍没有流通。

还有以自然光作为背光的透明液晶显示器,以自然光作为背光,而不是发光板作为背光,但是这对自然光的要求太高了,很可能并不护眼。

还有一些艺卓显示器等护眼显示器,据说是低蓝光的护眼显示器,但是我没有买过,具体不清楚,就不多做评价了。

注意:即使换成了最护眼的屏幕,也要控制观看距离、观看时长,因为再护眼的工具都比不上良好的用眼习惯!即使是看纸质书,也要挑纸张偏*些的、字体大些的,观看距离在40cm以上,连续看书不超过40分钟。超过4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眺望一下远处,或者闭眼休息一会,这样眼睛才不容易疲劳和干燥。简言之,最标准的,是三个20原则,我个人倾向于25分钟停5分钟,眼科专家建议最长不超过40分钟。

07

戒甜食,多喝水,注意营养均衡

在饮食上,戒蛋糕、奶茶等甜食,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多吃绿色蔬菜、新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甜食对眼睛有伤害,已经是眼科的共识。各种精加工的糕点,尽可能少吃。

每天喝够八杯水。多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蛋白质、花青素、叶*素。可以多吃*绿色蔬菜。如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猕猴桃等,含有丰富的叶*素和玉米*素,都有助于延缓眼睛的功能性退变。

我尝试过吃一款美国进口的护眼丸,没感觉到明显的效果,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尤其是到后面,接触氧气了,会受潮,口感会变差,所以不建议大家买护眼丸,不太划算。

还不如自己泡泡枸杞、菊花、决明子茶,便宜好用,而且吃起来很放心。个人认为黑枸杞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也不能多吃,会上火。

08

早点睡,少熬夜

每天保证9到10小时的睡眠!9点左右就能睡了。但是我知道,对于现代人而言,9点关灯睡觉是个奢望。所以大家尽可能10点前睡吧!人自身的修复系统、免疫系统,才是效果最好的!没啥事儿干的时候,别整那些有的没的东西了,还不如多睡觉。中午也要尽可能午睡一会儿哦。

总结:多运动,多休息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视眼视疲劳快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