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离开小虎队23年,唯有陈志朋活成了我们大
TUhjnbcbe - 2021/4/15 19:11:00
白癜风怎么控制         http://m.39.net/pf/a_6020116.html

大家好,我是大表哥。

最近,《追光吧!哥哥》开播,频上热搜,我跟风看了几集,差点整出工伤。

作为性转版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光哥”口碑却跟“浪姐”判若云泥。

21位年龄参差不齐的“哥哥”,试图copy隔壁“浪姐”的励志叙事,用努力、奋斗突破年龄的桎梏。

然而,画虎不成反类犬。

桎梏恁是没看出来,倒是中年哥哥们,一登台就强行散发魅力,迷之自信冲破天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49岁的陈志朋,前“小虎队”成员,出道32年。

第一个上台,甩着大肚腩来了个《青苹果乐园+卡路里》remix,吓坏了弹幕里的小朋友。

ending用了一个自以为是的wink,一副我要迷倒众生的样子。

结果,油腻到金星都“没眼看”。

到了点评环节,金星毫不留情地说他,“肚子太大”“动作都施展不开”。

除了身材管理松懈,陈志朋被诟病“油腻”的点还有,架子太大,把其他“哥哥”认成工作人员,质问对方为什么不帮他拿行李。

像大爷一样让对方“上茶”。

发现是误会一场,对方和他一样是艺人后,又爹味十足地让对方进行才艺表演。

不自律,摆架子,情商低,很多人看到这样的陈志朋,都忍不住吐槽:曾经的小虎队三人中,难怪只有他红不起来。

世事难料,人生沉浮,没有谁能说得清楚。当年站在同一起点、叱咤亚洲的三个少年,解散之后,各自进入时代的洪流摔打,走到今天,却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他们身上,时代和性格带给人的烙印,相互映衬,彼此放大,尤为明显。

八九十年代的人,无人不知小虎队。

年4月8日,台湾国父纪念馆,出道不满一年的小虎队举办“万人签名活动”。

等吴奇隆、苏有朋、陈志朋三个男孩坐着红色敞篷车现身,会场已经挤满了2万多个疯狂的歌迷。

当天的台湾媒体这样报道他们:“放眼现在华语歌坛的任何一人,都没有这样的风光。小虎队之前没有,小虎队之后,也不会再有。”

甚至“追星”这个词,就是因他们而来的。

不止在台湾很红,他们还是第一个输出到日本的台湾男团,第一次印在新加坡地铁票上的男子偶像组合。

只要他们出专辑/单曲,销量必拿第一;只要他们上节目,收视必得冠*。

知乎上有个问题,“小虎队当年有多红?”高赞回答是:“大概等于TFboys+周杰伦+SHE那么红。”

小虎队的诞生,起因是台湾一档面向青少年的电视节目,需要三个男生担当助理主持人。

节目组在全台湾发起海选,有多名男孩应征前来,千里挑一的概率,最后被幸运之神钦点的,是18岁的吴奇隆、17岁的陈志朋和15岁的苏有朋。

苏和吴的入选纯属意外。

当时,苏有朋刚考上全台湾最好的高中——建中,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大学校门,平时学习有多刻苦可想而知,读书都读出了度的近视。

母亲担心他只会死读书,生活太单一,帮他投了“小虎队”的应征。但他毫无唱跳功底,唱歌音不准,跳舞又跟不上节奏,他只道是陪朋友散散心,见见世面。

而在台北的另一个角落,身为体校生的吴奇隆,因为家里经济出了状况,他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打零工。

白天帮人洗车,打扫大楼垃圾,当游泳救生员,去电子厂装零件,去冰激凌厂做包装……

晚上就去商业街摆地摊。

在台北东区摆摊卖衣服的时候,因为剑眉星目、身材挺拔,他被星探要走联系方式。

星探打来电话邀他参选小虎队,他一心只想多卖衣服多赚钱,根本不想去。星探找到他母亲,软磨硬泡,这才不情愿地来了。

相比之下,陈志朋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他的简历一开始被老板扔掉,还是一位工作人员无意中捡回来,他才有机会入选。

后来上《鲁豫有约》,陈志朋解释当年的窘况,是因为老板“不想要太像明星的人”,而那时稚气未脱的陈志朋,已经长着一张酷似张国荣的脸。

陈志朋当年投给经纪公司的“简历照片”

事实上,在小虎队中,陈志朋的起点最高,家境最好,目标也最明确。

他出生在一个保守的中产家庭,母亲开美发美容院,他从小耳濡目染,特别爱打扮。

美容院每天晚上会打扫客人剪下的头发,他就把头发搜集起来,制作成假发;又擅长找配件和饰品来搭配衣服,放学后常在家里举办小型变装秀。

小时候在家里变装的陈志朋

此外,他还学芭蕾,会跳爵士舞和踢踏舞。三个人中,他是最坚定地想当明星的人。

陈志朋上《鲁豫有约》,说自己从小就想当明星

可他的踌躇满志,并未受到公司重视。

从公司对三人的定位和包装中就可见一斑:

吴奇隆有运动选手般完美的体格、俊帅的风采,又成熟稳重,他是“霹雳虎”,是大哥兼队长一般的角色。

苏有朋考进建中,有志冲刺全台最好的大学,他的斯文好学生形象,为小虎队赢得了许多正面评价,年纪又最小,“乖乖虎”由此未来。

而陈志朋,无论歌曲还是舞蹈,平均分皆在八十分以上;但武不过吴奇隆,文又有苏有朋,他没有一项个人特色突出于其他两人——除了酷似张国荣,可以为他出道制造话题。

于是,他成了最没特色的“小帅虎”。

从出道第一天起,三个少年就被公众赤裸裸地摊开来比较。

歌迷的反应最真实、最直接。吴奇隆俊朗潇洒、身手矫健,所到之处总被少男少女围个水泄不通。

吴奇隆的“后空翻杀”

苏有朋优秀乖巧,深得“妈妈粉”的喜爱。在公司内部,大家永远最照顾他,发通告时,吴和陈都要比他早到一个钟头,因为“小乖比较需要睡眠”。

从少年时代起,现实中残酷无情的比较,就是折磨陈志朋的魔*。他曾在自传里坦白:“三个人也默默地在心底做着比较,就像滴水可以穿石,那种不在台面上的暗流,从那一刻起在我们三个人之间无形地侵蚀。”

如果台湾没有征兵制度,或许小虎队的神话还能多延续几年,吴、苏、陈三人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可惜没有如果。

年,陈志朋应征入伍,苏有朋备考大学。

在最后一场演唱会上,苏有朋流着泪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三个人可以再站在一起,跳《青苹果乐园》。”

他们相约2年后再见。

年,陈志朋退伍,小虎队回归,但他们已无法复制当年的辉煌。曾经的粉丝已经长大,两年的空缺又让歌迷出现断层。

粉丝遗忘你、市场抛弃你的时候,根本不会管你曾经有多么叱咤风云,娱乐圈就是这么残酷。

于是,像绝大多数昙花一现的偶像团体一样,小虎队解散,三人从巅峰跌落,开始各自爬坡。

苏有朋是最早突围的。

三个人里,他本是唯一一个以学业为重的。

高中三年,由于演艺活动过多,成绩直线下降。每逢期末他都要到处找同学借笔记,但经常吃瘪。

在全员重视升学的建中,没有人在意你是不是明星,人人唯成绩论英雄。

“我下定决心好好用功读书,只为了努力摆脱这个噩梦般的阴影。什么宣传、名气,我可以说放下就放下,一点也不犹豫。”

憋着一口气,苏有朋报考了台湾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专业——台大机械工程系,就是想证明自己“会玩,也会念书”。

他以全台湾理工科排名第五的成绩,得偿所愿。

不料,大三那年,家庭发生变故,父亲生意失败,父母又离婚,他突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每个月要帮家人还好几万的房贷、车贷,还要负责弟弟的学费。

为了赚钱养家,苏有朋主动休学,消息传出去,上了台湾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乖乖虎”形象崩塌。

那是苏有朋最抑郁的时期,不敢出门,不敢见人,开车看到没人的小路就想转进去。

事业上也未见起色,他辗转于唱片、主持、综艺节目之间,都没什么水花。

折腾了好几年,苏有朋决定撕掉小虎队的标签,从零开始学表演,告诉自己:“换了跑道就是隔行如隔山,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把自己当新人,乖乖去学。”

他拿出昔日的“学霸范儿”,每天在片场把自己的戏录下来。当其他演员结束后去吃喝玩乐,他就抱着自己的录像看,自我复盘和迭代。

年,《还珠格格》开拍,他得到了琼瑶钦点的“五阿哥”角色,开始绝地翻身。

从《还珠格格》里的五阿哥,到《情深深雨蒙蒙》里的杜飞,《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苏有朋成功转型,成为公认的实力派演员。

《情深深雨蒙蒙》里,苏有朋度的近视成了个人特色,频频贡献笑点

对于演戏,苏有朋不是什么天赋型选手,完全就是靠死磕。

接下电影《风声》剧本时,他曾花了足足一年时间,揣摩“白小年”这个角色,还专门跟京剧老师请教“唱念做打”。

这才有了入木三分的表演:一出场,一个微嗔的眼神,一个转身看文件和放文件的姿态,一个娘娘腔的昆曲名角形象跃然荧屏。

之前担心他演什么都像五阿哥的人,统统闭嘴。

凭着这个角色,苏有朋拿下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

稳打稳扎演了十多年戏,41岁时,苏有朋演而优则导。

年,电影处女作《左耳》上映,收割5亿票房;次年,《嫌疑人X的献身》又收获4亿票房,苏有朋作为导演也交出了不俗的成绩。

如果说苏有朋是学霸的反攻,那吴奇隆就是靠努力逆袭,将一手烂牌打出了王炸。

之前说过,吴奇隆是为了帮家里还债才加入小虎队,为此,他放弃了自己的运动员梦想。

吴父因*博和生意失败,欠下万债务,吴奇隆不得不拿自己的青春去填家里的窟窿。

他把在小虎队的全部收入都上交母亲。最绝的一次,头天听公司说有20万到账,第二天就被转走,他连一毛钱都没见到。

从小虎队单飞后,他往歌坛、影坛“两栖”发展。无奈唱功一般,演戏也非专业,只能当拼命三郎,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要求公司把他的日程表塞满工作。

最忙的时候,他七天七夜没有合眼。哥哥吴奇展来接他,发现他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又笑又哭,精神恍惚。

他还抓住自己身手敏捷的优势,不要命地接打戏。

去香港拍《逃学外传》之前,他因肠炎动手术,伤口还未痊愈就急着出院。拍戏期间每天在酒店里自己换药,床单上都是血,却不敢告诉别人。

拍动作片,吊威亚,受伤是家常便饭,但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武打功底。

《萧十一郎》导演黎文彦看中他,让他出演这个飞来飞去的江湖侠盗。吴奇隆不仅成就了古龙迷心中最完美的“萧十一郎”,也遇见了他的第一任妻子,马雅舒。

萧十一郎(吴奇隆)和风四娘(马雅舒)

后来拍《少年王卫斯理》,他因中暑从高处摔下,休克昏迷,两节脊椎被压扁到一节的长度,险些瘫痪。马雅舒对媒体放话:如果吴奇隆真的出了什么事,她就养他一辈子。

对于长年台、港、陆三地奔波的吴奇隆来说,内心很渴望有一个家。年,他和马雅舒在云南登记结婚。

两人的婚事很低调,没酒席,没蜜月,吴奇隆连父母都没告诉,他觉得“不管讲或不讲,都是自己在承担”。

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三年。两人聚少离多,吴奇隆上综艺节目时称,“两个人婚姻里在一块睡的时间不到五次”。

说到底,彼时吴奇隆的心里,还是事业更重要。一直到拍完《萧十一郎》,他才替家里还清债务,出道13年,仍是一无所有,不可能不着急。

好在,他很有经商头脑,早在小虎队时期,就常大谈特谈如何做生意,如何经营自己的事业;加上他人缘好,讲义气,多年摸爬滚爬积累了一批资源和人脉。

无债一身轻后,他放开拳脚经营副业,投资餐饮、影视、饰品、游艇,还建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商业资产过18亿,往日地摊少年变身商业大亨。

年,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步步惊心》里的“四爷”,不仅再度翻红,还和比他小17岁的*擦出了爱情火花。

豆瓣上有人说,《步步惊心》让42岁的吴奇隆迎来“巅峰盛世”。

年,吴奇隆在巴厘岛用天价婚礼迎娶*,万的婚纱,万的婚戒,现场出动6架直升机空运物料······关于二人婚礼的细节,直到今天还被公众津津乐道。

图源微博

北京稻草熊影视,属吴奇隆名下公司

吴奇隆一向节省,和马雅舒结婚时,婚戒是女方自己刷卡买的,婚房是两人一起贷款买的。而对于和*的婚礼,他直言,“没有预算,诗诗这辈子唯一的婚礼没有上限。”

他在婚礼上致辞,情绪激动,几度放下话筒:“我不止一次埋怨过老天,以前我老怪他对我不好,对我不公平,让我经历许多奇怪的磨难,不开心的事情,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因为他把最好的留给我。”

三人中,属陈志朋的低潮期最长。

单飞后,他先是专心做音乐。从到,以一年一张的速度发了三张个人专辑,都是叫好不叫座。

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以前在小虎队里,他的唱跳资质最好,不管是学歌还是练舞,他总是最先学会,然后小心翼翼地在一旁看另外两人练习,“唯恐流露出骄傲又自信的样子”。

但现在,冰冷的现实击垮了他的自信,他一遍遍问自己:“我究竟是一块璞玉,还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绝望中,他跟公司请了长假,飞去加拿大留学。也不是真的想学什么,就是想逃避。他经常逃课,跑到海边,一坐就是一整天。

孤身在异国,晚上难过得睡不着觉,就看小虎队的MV录像带,边看边掉眼泪,心想“当时三个人多好,一个人单打独斗好辛苦”。

没过多久,公司让他回国,《还珠格格》剧组抛出橄榄枝,请他出演“福尔泰”一角。

本以为这是咸鱼翻身的好机会。没想到,又是一次石入死水,没有半点涟漪。不要说苏有朋饰演的“五阿哥”风头完全盖过他,就连周杰的鼻孔都比他有戏。

《还珠格格》之后,他还是演什么都不红,有的戏连主要角色都演不上,慢慢被观众遗忘。

在片场,临时演员不认识他,看他一口台湾腔,于是怠慢他。他万分懊恼,“是因为我不够红,才会招致如此的羞辱。”

戏是没少接,但大都不是什么重要角色

影视剧不灵,公司让他转向歌舞剧,正好是他的强项。年,他出演《看见太阳》里的不良少年,在台湾公演70多场,场场爆满,还出征纽约百老汇,一路演到了国外。

他仿佛看见了曙光,只是造化弄人,希望的火苗很快又被掐断。张国荣逝世周年时,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登台出演《张国荣——负距离接触》。

为了演好这出戏,他几乎24小时把自己浸泡在张国荣的影音资料里,不光排练时听,就连吃饭、睡觉,周围都在播放张国荣的音乐和录像。有媒体报道他出现“幻听、抑郁症”。

哪知,公演后,引来张国荣粉丝抗议,说他“东施效颦”。

越努力,越失望,他一度想从娱乐圈消失,学着吴奇隆投资副业。

年前后,他斥资百万,在台北开了一家天珠店。好巧不巧,碰上台湾《壹周刊》报道“假天珠事件”,紧接着“非典”来袭,生意惨淡,最差时营业额只有四千,连店员的薪水都不够付。

开天珠店时,他像普通人一样挤公交、地铁,被媒体拍到,又放到网上大肆宣传“陈志朋落魄至此”。

年,小虎队时隔十三年再度合体,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

对于观众来说,是一出青春回忆杀;对于陈志朋来说,却是一个大型修罗场。

他不得不和昔日队友一起,赤裸裸地暴露在公众面前,被观赏,被比较。

而他,又是被比下去的那个。

他在自传里写:“我很难过,谁都不愿意当那个不好的人,但我就是不好的那位。这句话,我原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说出来。表面上我不愿意承认,骨子里和心里却有很多的不甘。”

《追光吧!哥哥》开播后,一份男艺人禁忌点list流出,陈志朋那一栏赫然写着:“不要大量提小虎队,最好title也不要打小虎队陈志朋。”

不难看出,曾经的辉煌,已然成为他今日的心结。

最近几年,40多岁的他,走起了另类时尚icon的路线,和从前的自己判若两人。

穿透视装、染原谅发色出席活动,穿20厘米高跟鞋走T台。

发行新专辑,造型尺度之大,令人瞋目结舌。

他像是要从外型上,彻底斩断自己与过去的联系。

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到和小虎队另外二人关系如何,平时会不会经常聊天,他非常直白地说:“有些回应只是出于礼貌。”

这个回应,指的是之前苏有朋参加《创造营》,看到新生代的偶像练习生互帮互助,有感而发,隔空喊话吴奇隆和陈志朋,“该约吃饭了。”

吴奇隆很快回应,“说好了请吃饭,我跟志朋等你。”

而陈志朋,只PO出一张陈年旧照,绝口不提约饭的事情。

为这,网友没少诟病他,“情商低”“不合群”,连带着又把10年前,“小虎队春晚后几欲合体,只因陈志朋不配合”的旧闻拿出来说道。

关于这点,陈志朋曾在自传里剖析过自己:“我想我表现出来孤傲的冷漠,仅仅是为了掩饰我那骄傲的自信。多年之后,又成了自卑的保护。”

为了掩饰自卑,甚至到了言不由衷的程度。

他上《鲁豫有约》,提到吴奇隆单飞后发专辑,里面有一首歌是专门写给他的。而他在电视上看到,第一反应却是让朋友“把电视关了”。

朋友很不解,“别人写给你的,为什么要关?”

鲁豫一语戳破,“你是怕眼泪流出来吧?”

而陈志朋解释,“面子要挂住嘛。”

这首歌,就是唱哭无数人的《祝你一路顺风》。8年后,33岁的陈志朋在个人专辑里特别用心地翻唱了一遍。

敏感和自尊让他太过拧巴,只能用这种低调的方式表达感情。

他曾亲口承认:“我知道我小气又自卑。比如小乖(苏有朋)发展得很好,我就不想去攀附他们。”

在参差不齐的命运面前,最能体现人性,而看客永远偏爱有冲突性的话题,所以媒体才会抓住陈志朋的尖锐大做文章。

对此,《南方人物周刊》有过这样的评价:“制造这些话题的人要么是天真,要么是严重缺乏雄性群居经验。关起门来会掐架斗气、彼此不服的,未必不是兄弟。他们是人,他们有人的软肋和痛点。”

他们是兄弟吗?

年,陈志朋在台北出演《张国荣——负距离接触》,吴奇隆当时在内地拍戏,但他事先没吭一声就跑回台湾。

直到陈志朋表演完,他才去后台打招呼。两个大男人一见面就结结实实地抱在一起,陈志朋妆都没卸,哭到不可自拔,吴奇隆也跟着流泪。

“对于大众不过就是一部舞台剧而已,然而阿奇知道对我的意义,他知道我的好强和骄傲,我这些年来的辛苦他都知道。没有别人,我们兄弟俩在后台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拥抱着狂哭停不下来。”

今年,陈志朋参加选秀节目《天赐的声音》,作为选手的他和作为评委的苏有朋相遇。

他的一曲《大田后生仔》,“一条大路分两边,随你要走哪一边。”苏有朋当场抹起了眼泪。

时光荏苒,当年在舞台上一起无忧无虑唱着《青苹果乐园》的三个少年,怎么也想不到,未来的命运会是这样。

相较于苏有朋的成功,吴奇隆的翻红,“干啥啥不行”的陈志朋,才是最贴近普通人的那个,纵使拼尽全力,也难以重回巅峰。

但他从未放弃,看惯了成功者的奋斗叙事,在万事难以预料的今天,或许像陈志朋这样的“失败者”,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

最近,他好像也不再纠结“红不红”的问题了。

“当年最红的时候,那都是过去式,我也不想去回忆。但人生中有没有后悔,都有。我最后悔的就是,当时的自己没有更加努力。”

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和同龄人的成功,需要很大的勇气。

右下角点个在看吧,祝福陈志朋越来越好。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南方人物周刊.小虎队20年悲欢鲁豫有约.陈志朋:我不需要人设!鲁豫有约1223.陈志朋盖茨比之家.陈志朋这三十年—END—祝福陈志朋吧右下角点个「在看」吧

—▼—

撰文

阿V编辑

*扯扯

大表哥说

免费领取有书阅历

活动真实有效仅限份!长按下图,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离开小虎队23年,唯有陈志朋活成了我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