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视眼如果不佩戴眼镜的话,看东西的时候都喜欢眯着眼睛。为什么这么做呢,这样做真的能看得更清楚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搞明白近视的发病原理。
一、近视的成因
近视眼是指看近处清楚而看远处不清楚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正常的眼球中:平行光线进入到人的眼睛,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然后再传给大脑判读。
在近视的眼球中: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之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当近视者眯起眼睛看事物的时候,就会调动眼部肌肉收缩形成眯缝眼,使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从而看清物体,其作用原理有三方面:
1、眯眼可以减小外界光线进入眼内的面,从而起到一点儿小孔聚焦的作用;
2、眼部肌肉的收缩,可对角膜产生一定的压力,迫使角膜改变曲率面,从而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屈折度改变,在视网膜上形成聚焦;
3、眼部肌肉收缩的力量作用于眼球前部与睫状肌相邻的巩膜上,使睫状体受压,受到压力刺激的睫状肌进一步收缩,使晶状体前面更加突起,来增加眼的屈光力,从而使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
在这三种作用下,能够取得一点暂时性的视网膜聚焦,也就是能暂时得获得清晰的视觉效果。
看到上面的分析,很多近视朋友可能会想:既然眯眼能让近视者看清楚,哪怕只是暂时的,那近视者在看远时只要眯眼看就行了。何必配眼镜呢?
这样想可就错了,眯眼虽然能让近视者短暂性地看清楚,但却有长期的危害。
二、经常眯眼有什么危害?
1、眼睛更容易疲劳
总是喜欢眯着眼睛看东西,虽然是看得更清楚了,但是从长远看,会使眼睛视物更费力。尤其是上学的学生,本身学习压力就比较大,长时间看近处,眼部肌肉本来就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再经常眯眼,眼部肌肉会更加紧张,加重眼疲劳。
2、加深近视
原本已经近视的眼睛,如果习惯性的眯着眼睛,那眼睛屈光系统就会被动压缩,长时间如此,眼睛睫状肌痉挛状态就会越来越严重,从而拉长眼轴导致近视度数越来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明明已经配了眼镜,但可能因为配镜不当,导致近视孩子不得不眯眼视物,造成度数还是不断加深。所以建议家长朋友们为近视孩子配镜时,一定要到优倍视眼视光中心经过专业的验光后再进行精准的配镜。
3、引起散光
正常人眼表面是球面,如果眼睛表面由于外力等因素导致“不够圆”,就会造成角膜厚薄不一致,角膜弯曲度不匀,形成某一个方向(区域)的弧度(弯曲度)较大,另外一个方向(区域)的弧度(弯曲度)较小。
这意味着不同方向上的度数不一致,因此有散光度数的人在看视力表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些方向比较容易辨认,有些方向比较难辨认。
而眯眼这个动作就可能会引起眼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导致散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