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肥胖和近视也会遗传吗疾病遗传的真相是什么
TUhjnbcbe - 2021/2/22 12:58:00
北京治皮肤病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爸妈重量级,孩子也是小胖墩;爸妈戴啤酒瓶底般的眼镜,孩子也早早地为纠正近视而苦恼……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疾病随着遗传密码也传递给了子女。比如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了双侧乳腺和卵巢,就是为了预防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

那么,疾病的遗传真相是怎样的?

能否破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遗传密码而未雨绸缪呢?

几种有遗传倾向的疾病

1肥胖症

年美国医学会经过激烈辩论,最终认定: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目前所知,与肥胖相关联的基因已超过40种。根据统计,父母亲中有一方肥胖,其子女肥胖的几率大约为40%;如果父母双方都属肥胖,那么这一几率更是高达80%;远远高于父母体型都正常的小伙伴10%的肥胖几率。

→预防措施

除了少部分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伴随肥胖的遗传综合征外,大多数肥胖是易感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换句话说,他们在不注意饮食控制的情况下更容易“长膘”。因此对于潜在的小胖墩来说,“吃动两平衡”是预防的关键,即控制脂肪和甜食的摄入,经常运动。

2近视

不同类型的近视眼遗传概率不同,如果父母是中低度的近视,尤其是在度以下的近视,遗传概率较小。

一般认为近视高于6.00屈光度,即通常所说的度以上,为高度近视或称病理性近视。有调查显示,父母亲都是高度近视,子女发生近视的几率高达50%,甚至个别地区高达90%;父母一方有高度近视的,子代有25%的几率发生近视;即便是父母双亲都正常,子代也有10%的几率发生近视。

→预防措施

近视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以青少年为例,学习时间过长、打电脑游戏过多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都可能导致近视眼。科学用眼可以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加重。一般说来,近视的发作主要在: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12岁以上的青春期。抓住这些关键期,养成良好科学的用眼习惯,在近视尚未出现或者刚刚出现时就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3过敏症和哮喘

常见的过敏症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胃肠炎等,其中儿童以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最为普遍。如果父母患有哮喘,或者对花粉、尘埃等某些物品过敏的话,孩子相比同龄人更容易被各种过敏性疾病困扰。

据统计,父母单方患有哮喘或者过敏症,孩子有30-50%的几率是过敏体质;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过敏者,那么孩子过敏的几率就会高达80%左右。

→预防措施

避免已经确定的变应原,是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勤换洗孩子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用品;注意开窗通风,但当室外空气质量低下时则要关窗并减少外出;避免到花木繁茂的地方;避免进食异体蛋白等可能过敏的食物。

确定过敏源。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脱敏治疗。

4高血压、高血脂

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病都有多种因素,但是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统计表明,父母中有一方或者双方患有高血压,子女患病率则比正常高出1.5和2-3倍。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有血脂代谢异常家族史者后代出现血脂异常的机会较多。

→预防措施

高血压高血脂除了遗传因素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后者的影响更大。如均衡营养,低盐低脂饮食,合理运动,保持心情愉快,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长辈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高危人群”来说,尤其需要注意。

4糖尿病

糖尿病则是一种遗传倾向性疾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患者的发病率高出3-40倍。与此同时,超重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9倍,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超重肥胖本身也具有遗传性。

→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包括热量摄食过多,运动量不足,吸烟酗酒,肥胖,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等。因此,反过来就是预防的措施。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搭配。注意监测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延伸阅读:

基因检测——寻找遗传密码的钥匙

每一个个体,就像现在热门的3D打印一样,是在程序控制下的预设表达,只是更为复杂得多。控制人体生长发育和各项机能的密钥,就是基因。这是父母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而其中的缺陷则是疾病易感性的源头。每个人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对不良生活方式的耐受力是不一样的。

专家建议,了解自己的家族疾病史,绘制家族疾病谱,不管是帮助医生确定诊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与保健,都是非常有益的。家族疾病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家族中的遗传问题和疾病倾向,并可分析遗传类型,包括在各人和各代间遗传变异的范围和发病的严重程度。如有过敏家族史的,就应该对可能导致过敏的尘螨、花粉等保持更高的警惕。

拜现代科技所赐,在21世纪初,由包括中国在内的六国科学家通力合作下,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巨大工程。这让我们能够读懂遗传密码。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基因检测被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提早预防或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目前已经有20多种疾病可以用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预测。

不过,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家族疾病谱还是基因检测,它们所能解读的只是疾病的倾向性和患病风险,并不意味着其他家族成员一定会患此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健康的相关因素中,遗传的因素只占15%,而生活方式占40%,后者才是决定性的关键。

很多疾病出现家族聚集现象,还跟家庭相同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口味过重,高盐饮食,本身就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父母要积极反思家庭环境及生活习惯的不良因素并积极纠正,让家族疾病谱成为健康指南,而不是增加思想负担。

本文原载于《家庭教育》年上半月版1-2合刊,作者:俞峰,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新媒体编辑:沈蕙泽,新媒体责任编辑:何彩琰。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使用,可联系协商授权。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节日美文·元旦祝福

读闲书≠不务正业

窦桂梅演讲

兴趣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祖辈的多重角色

节气美文·冬至

左右脑与科学早教

育儿压力

过节要怎么给孩子挑礼物

如何与孩子谈钱

我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

性教育阅读推荐

数据与性教育现状

节气美文·大雪

孩子的安全感是怎样丢失的

育儿焦虑该如何缓解

Coco(寻梦环游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肥胖和近视也会遗传吗疾病遗传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