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8岁厦大教师情侣惨死人行道,4个失独老
TUhjnbcbe - 2021/2/19 3:25:00

文/我是王耳朵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23岁新手司机单手开着无运营资质的共享汽车,以71.9公里的时速冲进人行道,撞死一对年仅28岁的厦门大学教师情侣。发生在去年9月7日的这起惨案,上周一有了结果。肇事司机胡某荧,判处有期徒刑4年。就是这场判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受害家属不明白,胡某荧明明前后供述自相矛盾,怎么就成了“自首”?赔偿的2.4万元和医疗费用也是在多番沟通和催促下才支付,为什么最后就成了“从轻”?我相信,法律最终会给予受害者一个公正的答案。但是抛开官司本身,我却看到了另外一个更悲伤的现实。这对惨死在人行道上的年轻教师,名叫李健、赵榕榕,是各自家庭的独子和独女。他们一起在厦大读硕士,然后恋爱、工作,婚期已然提上日程。从他们留下的照片,不难预测未来的甜蜜和幸福。可一夜之间,两个家庭骤然失独。“4个老人,失独家庭,老无所依,余生将进入思亲的无尽深渊,谁看得到?”赵榕榕母亲的一番话,字字泣血,句句含泪。从前,李健的妈妈爱美、爱笑,经常和两个年轻人出去游玩,但是每当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现在就变成了“每天只会哭”。李健的爸爸更是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一闭上眼,就看见儿子冰冷的身体,躺在车轮下对他说,“爸爸我好痛”。赵榕榕的妈妈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要用枕头捂着胸口才能入睡,早上醒来,从女儿的房间里走进来、又走出去……如此反复。在处理儿女身后事的时候,悲痛欲绝的李母医院。(来源:南方都市报)今年,原本是李健和赵榕榕30岁虚岁生日,也应该是他们组成新家庭的第一年。家人们说:如果孩子们还在,他们肯定会像之前一样,在厦门煮上一桌菜,买上一个蛋糕,在烛光中看着孩子们,和以前每次生日一样,闭上眼睛认真许下美丽的愿望。如今,老人再也看不见孩子的笑容。只剩下孤零零的坟茔,见证着一个名叫李健的男孩和一个名叫赵榕榕的女孩,曾经来过这个世界,愿结为夫妻。“精神支柱没有了,生活动力也没有了。这是一种无法想象,无法体会的痛苦。”这世上最悲伤的事,不是葬礼,而是要求一对父母出席自己孩子的葬礼。《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死亡率为万分之四。以这样的数据计算,每年就会新增7.6万失独家庭,而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年龄段而已。年,《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指出:中国从年到年共有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而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出生1万人,会有人在10岁之前不幸夭折,有人在25岁之前离世,人在44岁之前死亡。结合两组数据,推断在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会有万人在25岁之前过世,这就产生了万失独家庭。为人父母者,半生皆已过。骤然失独,望身前,死神隐约可见;望身后,来路空无一人。

江苏扬州,大圣寺。这座并不出名的寺院里,收留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失独者。一个网名叫做“世态炎凉”的女人,常常对着一个日记本发呆。随便翻开一篇日记,都是一个母亲止不住的眼泪:远德,儿子,今天是年的除夕之夜,原本是全家团圆、合家欢乐的好日子,可现在的我却登上了去杭州的车,选择了漂泊逃避。远德,儿子,我知道你们也难受,可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承受着不同的痛苦,也许我们都背着痛苦在哭泣,儿子,你说我们怎么办……“世态炎凉”来自镇江农村,丈夫曾是一位乡村教师。即便很想多要一个孩子,可因为国家*策,他们始终无法如愿。唯一的儿子在一次事故中丧生,彻底压垮了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比丧子之痛更绝望的,是村里人对她这个“绝户”的指指点点。此后,她一个人背上行囊,四处流浪。最后来到大圣寺,成为一名居士。只是这里也并非她的归宿,不过是一时的栖身之所。为了能和儿子在另一个世界再次相聚,她早早给自己买好了一块墓地,为自己的后事做好了一切准备。在一篇日记的最后,她写道:儿子,你要等我,奈何桥边等我,我一定会来的。你等我时,我最开心,因为我相信,我会跟你战胜天。天堂那边没有痛苦,我们母子会在那里相会。与其说这是一篇篇日记,不如说这是一封封遗书。子女的生命走到尽头,孤守世间的父母,终生不过在奈何桥上逗留。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7年前,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提起的失独老人潘妙良。潘妙良老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当年为响应晚生晚育的国家*策,和爱人34岁才结婚,35岁才有孩子。从清华大学退休后,独子潘小宏的婚姻大事也终于有了着落。眼看着就是安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却不曾料到,意外来得猝不及防,又铭心刻骨。年2月13日,正在筹备婚礼的潘小宏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妈我心脏不舒服。”就是这样一句寻常的话语,竟成了儿子最后的遗言。白发人送黑发人,医院时,儿子已经离他而去。事后,潘教授把儿子发的最后那条短信,默默地转到了自己的手机里。这支旧手机一直被他带在身边,好像总有一天,那个属于儿子的号码会再次响起。随着年岁的增长,两个踽踽独行的老人渐渐无法照料自己。万般无奈下,潘教授老两口去了养老院,但养老院需要子女签字担保,才能入住。最后他们还是回到了那间满是回忆的房子,陪伴他们的只有餐桌上,儿子去世当天吃剩的半块馒头。馒头用保鲜膜封存着,上面贴着一张*色的便签:这是小宏年2月13日早晨吃剩的最后一块馒头。每一个字,落在纸上都是心碎的声音。在无人关照,无人依靠的世界,活着的人能守着的,只有回忆。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并不是所有失独父母,都能扛住这座山走完余生。3年、5年、10年,这是失独者给自己总结出来的时间规律。3年之内一个坎儿,最难,徘徊在生死边缘;从伤痛中走出来,面对现实,需要5年;而到了10年,随着自己开始步入老年,对独生子女的思念又开始加剧,自己的身体和养老问题接踵而至。51岁的王玉琼没跨过去“3年的坎儿”。原本是一个女强人的她,在失去独生女后,也失去了所有的自信。女儿因病去世,她害怕孩子会遭受同样的疾病,拒绝再生育。生意也荒废了,和丈夫离婚后,常年住在亲戚家。最后,她把房子卖了。所得的万,全部分给亲朋好友,然后选择了自杀。全国*协委员袁伟霞的一份调查显示:失独家庭里的父母中,50%的人患有慢性疾病;患重大疾病的有15%。另外,心理问题严重。他们会长期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60%以上的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一半以上曾有过自杀倾向。行走在漫天黑暗中的人,如果看不到光,是没法走下去的。就像一位失独者说的那样:他们这一辈经历了无数岁月的动荡和磨难,从来没有灰心过,但是这一次不行了,彻底失败了,一点希望也没有。

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独生子女是时代刻下的身份烙印。如今虽已放开二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在不断更迭。少生或者不生孩子,已然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主流观念。(中国产业信息网:中国独生子女人数变化(亿))知乎上有个热门帖子问:独生子女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高赞回答是: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想起大学同学杨子的故事。从我认识他的那一天开始,他一直就是个非常喜欢冒险的人。所有的极限运动,蹦极、高空跳伞、潜水……但凡能接触到的,一个不落。他还是个摩托车发烧友。入手过一辆价值不菲的哈雷,在马路上风驰电掣。但是30岁生日前的某一天,我突然见他在朋友圈发了条转手哈雷的消息。并附上一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原来那一年他出了一场车祸,差点没被大货车碾死。虽然人没事,医院的母亲几度昏厥。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家里的独子,还没有结婚,更别提赡养父母了。平日里做了那么多让人心惊胆战的事情,父母为他操了多少心啊。我们常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其实孩子,何尝不是父母抵御死神最坚实的那堵墙呢?至今我都还记得杨子和我说过的那段话:“我们的父母是中国父母中最普通的代表,他们把最好的人生给了我们,再用剩下的人生来守候。作为独生子女,我能对得起他们的也只有3个字:好好活。”每一个失独家庭,都是一望无垠的苦海。每一次出门前,请告诉自己:20岁、30岁的我们,可能拥有的是一个世界;而我们父母的世界,却只有我们。为人子女,好好活着,亦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顺。

点亮“赞”和“在看”,愿每个家庭都能完整美满。

1
查看完整版本: 28岁厦大教师情侣惨死人行道,4个失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