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老师竟然在实验室开起了摩托?
凸透镜如此的有趣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透镜的历史!!!
我国古书《淮南万毕术》曾有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说的是将坚冰削磨成凸透镜,举向太阳,能把光会聚到一点,把艾绒放在那里就能被点燃,那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知道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生火。
关于透镜的历史,东西方均可以追溯到古代。欧洲有关透镜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在阿里斯托芬的戏剧云彩中就提到了烧玻璃(一种凸透镜),可以会聚太阳光来点火。中国战国时期的《墨子》一书,叙述了透镜成像规律。《墨子·经下》及《墨子·经说下》的第二四、二五条,便分别叙述了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年,培根(R.Bacon,~)首次提出用透镜矫正视力和采用透镜组构成望远镜的可能性,并描绘过透镜焦点的位置。
佛罗伦萨人阿玛蒂(Armati)发明了眼镜,从而解决了视力矫正问题。
伽利略(GalileoGaliei,~)展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理论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李普塞(Lippershey,~)的荷兰商人。他在制造镜片时,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往外看时,远处的景物就变近了。伽利略对此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计算研究了用什么样的镜片组合在一起效果比较好,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在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他用自己发明的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人詹森(Janssen,~)发明的。后来,意大利人冯特纳(Fontana,~)对此做了重大改进,把显微镜的目镜从凹透镜改为凸透镜,是近代显微镜的雏形。
目前,透镜已经用到电子显微镜、投影仪和照相机等等的物镜上。透镜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其作用在各个领域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是小红同学学完凸透镜后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为了不翻车还是要好好学习呀!!!
那接下来就和小刘老师一起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到底是怎样的吧!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具体成像情况如下表:
其实呢,我们人体是自带一个凸透镜,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反射的光通过这个凸透镜成像在视网膜上,人们就可以看到物体啦!至于眼睛的具体成像原理和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我们上课就要学到了,到时候一定要好好听咯~
今天的学习就到此结束啦,下次再见就不会翻车啦!!!
教的是根,学的是源人民大道校区
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