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妈妈群里经常收到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之前视力很好,怎么好像突然近视了?
发现孩子视力有问题,很多妈妈会自我安慰,认为只是孩子上学太累,好好休息几天,应该就会恢复。但是事实上,问题可能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近视是「忽然之间」形成的,其实不然。如果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其实可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果孩子有以下这些征兆,粑粑麻麻一定要留意。
--
眯缝着小眼看电视
孩子眯着眼睛,其实是为了让瞳孔变小,增强聚光,帮助自己看清东西。但是,不断眯眼让孩子眼周肌肉过度紧张,很容易变得又酸又痛。
--
学习的时候老是都坐不住
孩子看书学习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妈妈要仔细辨别,是因为孩子调皮?抗拒学习?还是因为用眼疲劳,让孩子感到不适?特别是当孩子不愿意或者无法准确表达时,妈妈们可千万不能一味觉得「这孩子真不听话,不好好学习」。
--
非得凑到跟前看东西
孩子看东西时,总是凑得很近,恨不得把脸贴上去。读书写字时,常常抱怨光线太暗,看着看着头就越埋越低。这样的情况,需要考虑到孩子是不是近视了。
--
干嘛总是歪着脑袋
觉得歪脖子很萌?开什么玩笑......一些患有早期近视的儿童,很喜欢歪着头看东西。这是因为歪着头时,散射光线对视力的影响较小,看东西看得更清楚。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近视了呢?导致近视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有三个因素:
●遗传因素:据调查,爸妈都是近视、有一个人是近视、两人都不是近视,这三种情况下,孩子近视的发生率的比例大约是6:3:1。同时,如果爸妈都在度以上,孩子就更容易发生近视了。
●视觉环境:环境很重要。太亮、太暗、炫光、反光的周围环境,其实对眼睛有很大影响。举几个常见的例子:灯光不够明亮的写字桌,忽明忽暗不断晃动的公交车,反射不均匀的黑板,过亮的教室墙壁。孩子长时间呆在这样的环境中,费力地看东西,会引起视觉疲劳,增加近视的风险。
●用眼习惯:电子设备玩太多
除了看书写作业,孩子们常常拿到手机、平板就不肯放下。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电子设备的屏幕,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很大伤害。
除了遗传因素和后天用眼习惯会影响视力,营养状态也会对视力产生影响。因此妈妈们平常除了要控制宝宝用电子产品时间,多到户外运动外,同时应该给孩子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佳贝艾特从全国妈妈调研数据中得出,3岁以上孩子深受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危害,视力问题低龄化成为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