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读数是中考常考考点,一但考着就是分。同时,这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孩子读数时总是跟从自己的感觉,结果一读就错,最常见的就是少写一个“0”。
那么,到底遵从什么样的方法才不会出错呢?现在我就把详细的步骤说给你,请看懂之后讲给孩子听,如果看不懂,那么请为孩子收藏好,以后一定有用!如果嫌麻烦,可以直接看后面的例题!
首先,熟悉一下刻度尺读数涉及到的几个名词(耐心点)
1、量程:能够测得的最大值(一般考不着);
2、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这是重点,必须记得,如下图);
、准确值:能够准确读出来的那部分长度;
4、估读值:无法准确读出,只能估计的那部分长度。
读数步骤(关键点来了)
1、明确刻度尺的单位(一般标在零刻度线后面);
2、看清分度值,并且通过化单位,把分度值的数字化成整数。比如,分度值是“0.1cm”,就写成“1mm”;
、用整数分度值后面的单位去读数,读出准确值(也就是读到能够到达的最后一条刻度线,如下图);
4、读出估读值,也是用化整之后的分度值单位去读(估读不足1格的那部分长度,如下图),估读时,要看物体是否过半格,适当估读;
比如,在上图中,铅笔尖没有过半毫米,大概到0.mm,所以估读值可以是0.2mm,0.mm,0.4mm;
5、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别忘了写单位);
上图中铅笔长度为:
15mm+0.mm=15.mm
因此,我们发现,把分度值化成整数后,用此时分度值的单位来读数,结果有1位小数,这就是那句话的意思了: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根据要求化单位
读数时,先按照分度值单位来读数,最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化单位。
下面,我们用这个步骤来练习一下
例1:上图中,物体的长度是多少cm?
读数过程:
1、刻度尺单位:cm
2、分度值:0.1cm,化成整数:1mm(所以用毫米读数)
、准确值:整格部分为2格,所以准确值为2mm
4、估读值:大概到达1小格的中间,所以估读为0.5mm
5、测量结果:
2mm+0.5mm=2.5mm
6、题目要求最终单位是cm,所以结果是2.5cm。
注意事项
估读的时候,如果物体的末端刚好对准某个刻度线,那么估读值就是0.0,如下图:
例2:物体长度为多少cm?
准确值:12mm
估读值:0.0mm
结果:12.0mm即1.20cm
写在最后
刻度尺读数,关键是要严格按照读数规则和步骤去读,只要步骤正确,多练习几次,就不会出错了。千万不能凭直觉去读,那样非常容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