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物理中考冲刺回归基础之长度的测量和估
TUhjnbcbe - 2025/6/23 22:12:00

1、知识点的认识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等.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决定的,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3)进率为从大到小的单位: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um)、纳米(dm)

进率为10从大到小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dm)

(4)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①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h=H/n(其中h是每张纸的厚度,n是纸张数目,注意不是书的页码数,纸张数目=纸的页数/2,H是n页书总厚度)

②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③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④组合法:有些长度很难直接测量,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度等,这时可以使用辅助器材配合测量.

例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B.1.75mC.1.85mD.1.95m

分析:由图读出脚印的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即为两刻度之间的距离(即1小格代表多少)根据“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计算身高.

解:“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的长度约为:25.10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7=.70cm=1.m;

由此分析可知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

2、知识点的认识(1)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测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测题必须要注意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1m、1dm、1cm有多长.

(2)常见的物体长度有:①手臂长74cm②某同学身高cm③手指宽1.5cm④教室课桌高78cm⑤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mm⑥教室门的宽度是95cm⑦一本物理书长26.7cm⑧一元硬币的直径18.0mm

例1: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

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

D.学生用笔直径约4cm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A、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80cm接近;故A正确;

B、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达不到50cm;故B错误;

C、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远远大于20cm;故C错误;

D、学生用笔的直径接近1cm;达不到4cm;故D错误;故选A.

例2: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A.8cmB.8mmC.8dmD.8μm

分析:本题考查对长度的估测及长度数据、数量级的认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并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

解:A、对于12岁的学生来说,一年内身体增长大约10cm左右,符合题意;

B、8mm等于0.8cm不到1厘米,是不明显的,不符合题意;

C、8dm等于80cm,一年内身高增长80cm超出人类增长的速度,不符合题意;

D、8μm等于0.mm,还不到1mm,不符合题意.故选A.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理中考冲刺回归基础之长度的测量和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