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睛有耐受性,对视力细微的伤害我们可能感觉不到,,如果每天都伤害一点点,旧伤未愈,新伤又来,不知不觉的积累,滴水汇成河流,日积月累的伤害超出眼睛视力承受方位能力,孩子视力就会下降。医学研究证明:孩子近视可防可控不可治,孩子眼睛近视后无法恢复正常。
昨天接孩子,回到家刚放下书包,孩子忽然告诉我:“我们今天检查视力了,我的眼睛是优。”,给我的感受是这个事情她思考了一路,因为说得时候眼睛睁的大大的,似乎在等待什么?“优是什么,在哪里评得呢?医生吗?”,我追问了一下,“恩,不是,我看小朋友都和我差不多,我想我就是优”,孩子回答。“你的度数是多少呢?”,我继续问孩子,“5.0和5.1”,孩子说。“那眼睛视力下降,有近视危险,要注意啦,以后不能看ipd,不能用手机了,看你学习成绩没提高多少,怎么眼睛先不行了呢?”,我想都没想随口说,但当看到孩子流露出一丝惊惧的表情,我又有点后悔这么说,因为孩子平时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校活动,经常受老师表扬,学习成绩也不差,我这样说孩子,孩子肯定有点不知所措,我应该帮孩子分析问题,想到这里,我对孩子说:“妈妈刚才说得不好,我向朋友咨询一下,看看有什么解决办法,好不好?”,“好的!”孩子高兴的回答。
当我把孩子的的这个情况告诉眼科的医生朋友后,朋友告诉我,7,8岁的孩子,视力5.0是正常的。5.0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1.0视力。1.0对大人来说不就是近视,对孩子不一样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再次咨询了医生朋友,关于孩子的眼睛发育我有个更多认识。
孩子的视力是随成长递增改变的。7岁以前的孩子,1.0不能作为衡量视力好坏的标准。
孩子视力标准是什么?
刚出生的孩子:平均视力0.02,2个月后可以达到0.05,6个月平均视力0.1,孩子能识别眼.耳、鼻等器官;
1到2岁的孩子平均视力0.2到0.3;
2到3岁孩子的视力达到0.5到0.6;
3到4岁孩子视力达0.7到0.8;
4到6岁孩子平均视力0.6到0.8,部分可以达到1.0;
7到8岁平均视力0.8到0.9,绝大部分可以达到1.0;
任何年龄的孩子,双眼视力在视力表上相差不应超过2行。
孩子在6岁以后眼的正视化过程中,视力逐渐从远视眼向正视眼发展。当单眼裸眼远视力(5米远处)达到1.0时(对数视力表5.0),该眼被称为正视眼。如果孩子的视力不能达到所在年龄段对应的正常视力范围,家长必须尽早找出视力变差的根源。
近视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孩子缺少户外活动
《自然》杂志做过一项儿童近视研究意外发现: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近视的发生是反相关关系,眼睛接触阳光的时间越长,近视的风险越低,反之风险越高。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维生素D对眼睛大有益处,而人体内维生素D是人的皮肤在阳光照射下体内合成的。阳光照射时间越长,体内维生素D含量越多。
另一项研究表明,强烈光照能够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由此影响多巴胺的代谢,而多巴胺能够影响眼睛的发育。
近视发生的季节性也印证的这个结论,冬天人们外出活动的时间减少,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降低,近视发生率更高。眼科医生建议家长节假日应该尽量多带孩子到高山,草原等能够极目远眺的地方。
让孩子养成护眼习惯,家长必须知道的事情:
近视遗传:
轻度近视:度以内,中度近视:到度,高度近视:度以上。父母双方都是中低度近视,孩子近视的几率其实很小。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孩子近视的概率才大。
日常饮食需要补充的营养:
牛奶、鱼类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香菇中富含的维生素D3,是保护视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整个维生素b族可以给孩子眼部神经注入活力,粗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是保护眼部神经的重要营养物质;
胡萝卜、甜椒中丰富的维生素A和叶黄素,是眼角膜及眼球所需的营养物质;
海产品含有丰富的锌,能增强视神经的敏感度。
孩子近视有可能是吃糖过多引起的:
在美眼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有关近视研究的文章,文章中公布的实验结果表明:高糖分的摄入会导致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急性或者慢性升高,直接或者间接加快眼睛中巩膜组织的增长,从而引发近视。
使用电子产品引起的眼疲劳才是造成近视的一个因素:
美国眼科学会指出:儿童正常使用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并不会伤害眼睛。真正伤害眼睛视力的因素是:使用电子产品时的光照强弱、坐着时的姿势、眼睛和电子产品的使用距离和角度等等。
孩子近视预警,有了下面这些症状家长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