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往往求它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反应物体的运动快慢,根据v=s/t,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出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路程除以运动此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得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湖北宜昌中考)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选填:A、B)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所示)。屏幕图像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m/s。
解析:(1)由题知,所用的时间tAC=2.6s,tAB=t2=1.8s,
则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AB=SAB/tAB=SAB/1.8s
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vAC=SAC/tAC=2SAB/2.6s=SAB/1.3s
所以vAB<vAC,即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3)如图所示是物体v﹣t图像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小车随时间增加,速度越来越大,即运动的越来越快,说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时间是25s,对应的速度为0.8m/s。
答案:(1)小于(2)A(3)加速0.8m/s
练习:
1(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cm,平均速度为------m/s。
答:7..15
2.(江西中考)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乌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
小车、-------、------、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如图所示
如表所示
(1)小车全程是做-------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v=s/t刻度尺停表
(1)变速;(2)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