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道路上,可以看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功能划分,而机动车道往往占用很大的比例,这也凸显出了家用车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视其他交通工具的重要性,其中最具代表的非机动车就是电动自行车。
在众多交通工具中,电动自行车完美权衡了利弊,不仅满足了普通人的出行需求,还有着较低的用车成本,一辆定价在一千元左右的电动自行车,基本可以保障正常使用三年,并且不用保养、更换零件,换算下来的使用成本微乎其微!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使用优势,让电动自行车成为最热门的出行工具,在保有量上甚至超过了私家车,这也让相对应的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以汽车为例,在汽车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管理和约束条例应运而生,以此限制家用车的上路和使用,对驾驶人和车辆本身做出一系列要求,以此保障每个道路参与者的安全,而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并非如此,在电动自行车快速发展的后期,才迎来新国标管理,而后的上路门槛和要求相继推出,这也让电动车车主感到非常不适应。
从挂牌、戴头盔开始,我们经历了太多上路要求,并且限制了电动车的上路行为,常见的违章行为得到约束,这也让其他道路参与者看到了希望,终于能够从根本解决电动自行车的乱象了,但后续推出的部分管理太过潮流,让不少车主表示难以接受,天气转冷,严查电动车三项违章,网友:出行门槛提高,有必要吗?
一、电动自行车违规加装挡风被
随着天气转凉,部分人选择了放弃电动车,转而选择驾驶汽车出门,但并非所有人都有的选!可能电动车就是一家人的出行标配,为了应对凌厉的寒风,部分车主为电动自行车加装了挡风被。
当然,能卖、能买并不意味着能使用,大多数城市明确限制电动自行车加装挡风被行为,该行为属于违规加装的一种,而新国标明确限制电动车不能出现加装、改装和拼装行为,当然,这一规定并非一刀切,部分城市允许车主加装符合要求的挡风被,对挡风被的尺寸和覆盖范围做出限制,聊胜于无!
二、电动车解除限速器
符合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被称为新国标电动车,而不符合要求的电动车只能归类于非标电动车,两者在车速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新国标电动车的最高车速不能超过25km/h,这是广大车主很难接受的限制,新国标电动车的出行效率将大大折扣,部分车主选择使用解码器解除新国标电动车的车速限速,而这也是严查方向之一,不允许个人或车商解除限速。
三、电动自行车违规载人
在电动车的日常使用上,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两个家庭成员的使用需求,部分驾驶人还用来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也凸显出了电动自行车的多样性!但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载人做出了限制,电动自行车只能在12周岁以下的儿童,违规载人将面临一系列处罚。
好消息是,部分省份放宽了这一年龄限制,将12周岁提升至16周岁,降低家庭出行的门槛和成本。
这样一来,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会大大降低,而且出行门槛会越来越高,网友表示无法理解,约束是好的,但过度约束就意味着寸步难行,还不如跑步出门呢,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