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你们好吗?
这篇文章继续说机械运动的快慢,我们会介绍一种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您可以先看一下初中物理干货之六:运动的快慢,然后阅读此文,一定有所收获。
这篇文章会讲述两方面的内容:
①: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②测量平均速度。
先说第一部分:匀速直线运动。
首先,我们按照运动路线,可以把运动分为两类:
①:直线运动,例如列车沿直线运动。
②:曲线运动,例如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然后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可以把运动分为两类:
①:匀速直线运动。②:变速直线运动。
我们重点学习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说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呢?
首先运动是分为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的,方向的话当然是直线最简单,速度的话当然是速度不变时最简单。
由此,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如下:
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还能根据图像去认识匀速直线运动:
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和路程时间图像,我们可以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有关系。
然后说第二部分:测量平均速度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平均速度。
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基本不存在速度不变的运动,那我们把沿着直线速度变化的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我们怎么去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呢?
就像我们米径赛一样,每个人在途中的速度都是变化的,但是我们仍旧可以粗略地确定速度的快慢,像这样对变速运动进行粗略的研究时,我们仍然可以用学到的速度公式v=s/t去计算速度,这是这个速度就被称为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涉及到实验的第一个知识点就是这里,而这个实验叫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如下: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速度公式:v=s/t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
(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v=s/t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s。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斜面的坡度要合适,因为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
②:金属片的作用为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③: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的环节:时间记录与小车开始下滑可能不同步会存在误差;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可能会存在误差。
④:实验需要测量两个物理量:长度和时间。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初中物理干货之二: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
初中物理干货之四:时间及时间的测量,误差的理解
到这里,对于运动的学习就告一段落了,下一章我们会认识声现象。
每天都会分享物理干货,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有用,别忘了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