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13 19:37:00
我们渴望被人欣赏,却往往忽略了欣赏别人。更多时候,我们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乐于放大自己的优点,甚至在别人的不幸中找到自己的庆幸。欣赏是相互的,希望别人欣赏自己,先要懂得欣赏别人,用真诚的心灵去欣赏,而不是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别人的欣赏,是对自我的承认和肯定,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欣赏别人,则是尊重与认同,最需要宽广的胸襟和无私的勇气。万事万物,皆有优点与可取之处,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欣赏他人,可以取长补短,弥补自身。忽略了对别人的肯定,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寻找别人身上的缺点,借以证明“我比他更好”,人生必然逼仄。拒绝欣赏别人,并非清高,而是狭隘。欣赏别人是仁爱之心,是成人之美的慈悲。相互欣赏,相互肯定,可以极大地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汝爱人,人恒爱之。”“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心态,只能收获“相看两相厌”结果。欣赏别人,不仅仅是尊重和鼓励,还是一剂良方,可以给人以抚慰,让他人收获更多美好和成功。“长人之所长”就是欣赏别人的好处,会让自己受益良多。万事万物,皆有值得欣赏之处,懂得欣赏他人,是生活的智慧。因为欣赏源于理解,既是感性的美好,又闪耀着知性的火花,更是很实用的处世经验。有些人的专业能力平平,技术上的细节未必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善于团结同事,是团队中的润滑剂。人生常会量人短,何当低头把自量。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衡量别人的短处,更不必用他人的不足证明自己的优秀,拒绝欣赏他人长处,就会陷入嫉贤妒能的狭隘与偏激,甚至会失去善良正直之心,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为别人的精彩鼓掌喝彩,要理解他人成功背后的付出,懂得成人之美的慈悲。古之先贤所说的“见贤思齐”,就是从欣赏他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不矫揉,不造作,将孤傲化为谦逊,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欣赏与被欣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蕴含着“与人为善则与己为善”的慧心禅理。仿佛人照铜镜,若你目光和神态真诚,则镜中人和你一样,反之亦然。知己者智,知人者明,在彼此欣赏的氛围中生活,才会变得愉悦自信。放下挑剔的眼神,用欣赏的目光大声喝彩,可以拓展生命的高度和广度,进一步实现人生的价值。默默地关怀与真心祝福别人,是一种无形的布施。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你此时此刻正拥有的一切。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上就没有人能以虚假对待你。要做一个好人,不要做一个痛苦的人。有情世间,因情而美,若是情执,反为不美,情成痛苦之源。放下还是放不下,在于一念之间,诸般烦恼苦痛,皆因此而生。不如放下执念,超脱苦海,于安然处静静欣赏花开花落,默默关怀,真诚祝福,既成全了他,也解脱了自己,方为大自在。情执是强求,是大障碍。注定不能得到的,干脆放手,不纠结,不执求。与其强行改变他人,不如以明悟心性安定自身,改变己心。一切顺其自然,当然超脱物外。同样是于情,智者洒脱放手,那是看破缘生缘灭的智慧。愚者揪住不放,满心欲据为己有,浑不念缘分已尽。情执与否,不过是私心作祟罢了。面对避免不了的分手,强求不如尝试着接受,然后以淡泊之心面对,既成全了他人,又放过了自己。聚散离别,不过是因缘生灭,与其伤痛地执着,不如默默地送上祝福。相信会重逢,相信前方还有更好的风景。珍惜这段感情,却又不执于此。费尽心机地强求,处心积虑地执着,分明就是在自寻烦恼,不如潇洒地放手,于波澜不惊之中顺缘随缘。佛说七情六欲俱烦恼,不是说的情感本身,而是对于情感的执念。这是看破世事的敏锐洞察,又是人生的智慧。看到鲜艳的花朵,智者会让花朵在旷野中生长,在林泉间芬芳,默默欣赏,真心祝福。愚者则会将鲜花折断,带回斗室之内,置于花瓶之中,忍看鲜花凋零,然后弃如敝屣。真挚的情感,从来就不是自私地占有,而是勇敢地放手。这是心灵的布施,是爱的升华。有情的男女之间,到了分手的时候,如果洒脱地直接分开,一定能够收获彼此的真诚祝福。若是念兹在兹地放不下,反而会心生怨憎,甚至反目成仇。生活的种种,无一不是内心的展现,因自私的欲望而生占有之心,或因慈悲而放手。人生的苦乐悲喜,并非取决于情感的得失,而是由面对得失的心态决定。总是想着占有一切美好,借此实现自我的满足,若是不能占有就会心生不满,反而是对美好的一种破坏。执于情的贪者,就算最后得到了,也会唯恐再次失去而患得患失,又怎能快乐得起来?快乐和痛苦,在于一念之间,既是对自我的考验,也是对人性的淬炼。缘生缘灭,聚散离合,从不因一个“执”字而有所改变,不如潇洒地松开手,让那份情自由翱翔。人世间,万般皆苦,独独情执最苦,求之不得,弃之不舍。众人皆有情,执情,苦就生,转瞬便成空。放下是善,放不下是苦。真诚祝福彼此,才是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