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孟子说过:“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退休之后,人就是“自由人”了,只要不触碰道德法律,你的时间、生活方式都是你自己说了算。
可是,要如何做自己?很少有人告诉你,也没有标准答案。或者说,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答案。
现实告诉我们,一件事好不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内心是否接受了事实,这件事有没有带给你快乐。
因此说,退休老人,要掌握“做自己”的方法,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02有自己的爱好,不和别人雷同。
在任何一座城市,都能看到很多有爱好的老人。有的人喜欢看书,有的人喜欢打太极拳,还有人喜欢写书、跳舞、跑步、爬山等。
你要发展什么爱好?多半会和身边的人商量,或者被同伴拉着去做点什么,不知不觉就加入了别人的群体。
扪心自问,你真的有爱好吗?
《庄子》里写道:“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
古时候,有一个叫朱泙漫的人,把家里的钱花光了,拜师学艺多年,终于学会了屠龙术。
有人很好奇:“展示一下屠龙术吧。”
朱泙漫摇摇头,不能作答。因为“龙”太难找了,因此屠龙术没有办法施展。
也许,你会笑话朱泙漫,真的太愚昧了,居然做了一件“华而不实”的事情。
但是我们都没有深入到朱泙漫的内心深处,并不能感受到他的快乐。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因此,从朱泙漫自身的角度来说,他也许是很快乐的。一个人独自琢磨着屠龙的方法,想象着自己的成绩,做梦都在笑。
老年人的爱好是五花八门的,你不要刻意去展示自己,而是用爱好来哄自己开心。
03
有自己的交友观,合群不合群都随意。
有人说:“合群是一群人的孤独,独处是一个人的狂欢。”
有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到底要听谁的?要不要合群?也许你看到很多的道理之后,反而没有了主见。凑热闹,可能会带来祸事;一个人独来独往,可能你不太习惯。
《断舍离》里,有这样一个观点: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即便是同一件东西,自己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也是至关重要的。
把“合群”当成一样东西,你就会发现,“合群”是可有可无、可去可留的。
喜欢热闹的人,常常去找朋友喝酒聊天,加入某个团队,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日子就充实了。
厌恶热闹的人,一个人独坐,一杯茶,一本书,一卷烟,就有了一个人的欢愉。
过分刻板地去理解“合群”,会让自己失去朋友,也会因此背上一个无形的包袱。
同理,发不发朋友圈,要不要群聊,是不是去人多的街道,都是自己说了算。别人走东边,你可以走西边,甚至可以走“旁门左道”。
04
有自己的态度,一日三省吾身。
在《荀子》这本书里,记录了这样的现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来源于水,但寒于水。把一根木材弯曲,做成了车轮,任凭风吹日晒雨淋,也不会恢复直立的样子。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善用智慧,常常反思,这样的话,智慧明达、言行靠谱,不会有什么过失了。
做自己,就是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要看清自己的脾气,懂得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退休老人,衣食无忧,但是不代表一切都顺眼,任何烦恼都没有。比方说,平时有伤寒感冒,令人非常难受;儿女不争气,让父母很失望。
四川眉山市苏祠中学教师庄学平,教书育人几十年,退休那天,感慨地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时间过得确实太快了,除了好好珍惜眼前可以看见日出的每一个日子,真的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显然,庄老师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看到了一缕阳光,这一天就开心了。关于过去的烂人烂事,你没有办法改变,想一想,算了吧。
把握自己的态度,不被社会上的现象左右,你的心会特别安静。
05
有自己的家庭,不想与外人对比。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很多退休老人,不能好好过日子,不是自己活得很糟糕,而是担心儿女的未来。
“看吧,隔壁的男人,开了公司,月收入好几万;某个同学的儿子,居然混到了处长的位置;老同事家的女儿,去深圳某个大公司了,前途无量啊......”
也许,你也会有以上的想法。把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幸福的人,总是别人家的孩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总是看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别人的短处;不能总是看儿女的短处,还要看他们的长处。
“田忌赛马”的道理告诉我们,用“长处”和“短处”比较,就总是赢;真正的赢家,是“三局两胜”,而不是一直赢。
把自己家的人,当成贴心人,做别人家的看客,你就捋顺了家庭关系。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不要把幸福,寄托在“他处”。
06
有一位演员说过:“演了一百部戏,最难演的是自己。”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你注定演不好别人,也不会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最好,就是遵从自己的想法,看清自己的生活现状,力所能及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心中若有阳光,冬天也有暖阳。
眼里若有春天,睁眼就是春花烂漫。
退休了,记得给“自己”松绑。
作者:布衣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