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全网全册独家首发,全面系统地论述苏州得名姑苏城由来的系列专题小文。希望大家喜欢。
苏州,与上海渊源极其深远的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别说您不知道!人间天堂,苏州第一!
苏州都市风景然而,很多人对于苏州名称的由来,极为模糊,就是不少所谓的权威资料,也常常是附会穿凿,面对核心真问题,不能直面面对。今天,咱们就聊聊,苏州的姑苏到底是怎么样来的?
苏州民居风景我们先试着从字源词源角度分析一下,这是分析地名由来的一贯手段。因为字源分析可以确定字源性的地名,也可以排除非字源性的地名。
1姑字的古文字分析
姑的古字江南风韵姑的甲骨文,姑的本义是女子祝祷,是极神圣、极美好的意思。姑是女和古构成的合成字。在后来的文化发展中,姑的意思得到扩展,指年轻女子如姑娘,又指长辈女子如姑姑,亦指神庙女子如尼姑。姑与祈祷有关,人之处世,想得开最重要,于是姑有宽容、包容之义,如姑且,暂时放对手一马。如《礼记檀弓上》中记载“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小桥流水,姑苏风韵2苏字的古文字分析
苏的古文字苏,是由蘇这个汉字简化而来,蘇的本字是稣,木,表示树枝。穌,金文中是鱼和木,和树枝合成而为的新字,字形在魚鳃位置加木,表示用树枝穿鳃提鱼。这样将河中捕获的小鱼用树枝穿鳃,可以使之不死,回家烹饪能保持鲜味。
苏的古字意思一说用水边紫苏草的茎穿鱼鳃,带回住所,鱼仍然能活,可以将鱼养着,将来当食材备用。
紫苏草3姑苏一词的早期意思分折
苏州女子由上推理,可以认为,姑苏一词应该是,姑的意思是,此地女子美好,神圣端庄,文明优雅。今天苏州女子仍然具备这一特点,这也是长三角与珠三角原住民区别的特点之一。苏侬软语也能反映这一特点。苏的意思是本地鱼多鱼香,捕鱼食鱼是生活的一个重心。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太湖沿岸,具备这一先天条件!
苏州周边水域航拍照片4姑苏城的分析
①姑苏城源于姑苏地,这里的人文和地理独特的特点,是姑苏地名得名的主要原因。姑苏台源于姑苏城。姑苏台又名姑胥台,在苏州城外之西的姑苏山上。姑苏台遗址即今灵岩山也。称为胥的原因是伍子胥扩建姑苏城功劳甚大,且为吴国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惨烈地冤死!
苏州古城胥门后来人民为纪念他,将吴王夫差行乐不听伍子胥劝谏的姑苏台所在的山,称为姑苏山亦称孤胥山、姑胥山。因杀伍子胥而陷入孤军无援,孤立忠臣勇将伍子胥并杀之,吴王必败!
伍子胥墓址②有资料称,姑苏台高三百丈,宽八十四丈。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七尺,故曰丈夫,亦称七尺男儿!
春秋时期,一尺约24厘米,七尺即厘米,和中国中原地区男子平均身高基本一致。三百丈就是米高,与灵岩山实际高度大大的不符合。但宽度古代八十四丈约合米,这种建筑基本符合。
灵岩山环路③灵岩山在苏州古城西,呈南北走向,长2.3公里,宽1.2公里,成不规则形状,海拔米。退一步,当时修建三十米高建筑,也就米左右。三百丈应该是虚指!如图环山路7公里。灵岩山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岩石球状风化明显。
灵岩山即姑苏山航拍④据史载:“为修造姑苏台材料历经三年才积聚,五年方造成。”吴王阖闾于公元前年,在山上筑烽火高台,预防外来之敌。
吴王阖闾蜡像而其子吴王夫差却饰以铜钩玉槛,改建成行乐之园。大量从外里从水路汇集的木材堆满山脚南侧,后来以木命名为木椟!
吴王夫差蜡像吴王夫差又命人从山上修筑专用盘曲道路直达都城的胥门,距离古城大约13公里。如图。
山与城5命名苏州与姑苏的渊源
①据史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泰伯、仲雍,自觉让位于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并从岐山千里南奔,先后来到长江南岸的丹阳市延陵,无锡市梅里,武进雪堰与姑苏地,与当地居民结合,推动了太湖流域的初步发展。
移民示意图②周灭商,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后来其后代寿梦,于周简王元年,继位称王,即公元前年,即为吴国王,并被周朝认可。吴王阖闾就是寿梦的后代。吴王夫差为阖闾之子。
灵岩山吴王井③姑苏台为吴王阖闾初建,夫差扩建。姑苏城当时亦称吴国都城,即吴城、吴都。
吴县志苏州府志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吴地属会稽郡,郡治在吴国故都,即今苏州城址,并以郡治所在地设吴县,为所辖二十六县之首邑,吴县之得名自此始。后朝代更迭,又称为吴郡!
苏州古城图④隋朝开皇九年,即公元年,隋灭陈后废吴郡建置,以城西有姑苏山之故,易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
姑苏山即今灵岩山风景结论敲重点
1姑与苏得名皆因为本地人文特点和地理特点而得名。女子美好,鱼类众多,是得名姑苏主要原因!
苏州女子风华正茂馆娃宫2先有姑苏地,后有姑苏城,再定姑苏台!
姑苏台上风景3吴城,吴郡,吴县城长期是今苏州古城地名。
苏州东方之门,这个角度好看吧!您对苏州姑苏城来历又有何认识?
欢迎评论留言!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