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神力赵大汉,观其身高七尺开外,骨骼格外粗
TUhjnbcbe - 2024/8/28 17:02:00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早年,渑池县北赵坡头村住着一个叫赵岳的人,因他身材魁伟,力大无穷,人称赵大汉,有关他的故事至今还在这一带流传着。

赵岳自幼丧父,母亲王氏含辛茹苦把他兄妹拉扯长大。十八、九岁时赵岳已身高七尺有余,虎背熊腰,膀大臂粗,浓眉大眼。

那年夏天,烈日当空,热浪袭人,他从断峪帮舅父盖房回来,走到上涧村南的三官庙,只觉口干舌燥,炎热难耐。就在河边喝些凉水,到三官庙前避暑歇脚。他脱下被汗水浸湿的布衫挂在树枝上,搬个石头当枕头,躺在大殿门前石条上纳凉,顿感清风徐徐,十分惬意。

舅父王连家境富裕,一心想建造一所别具一格出众超群的宅院,请来上等工匠打了一百多根石条石柱,几堆方石,烧了几窑青砖蓝瓦,买来楸木做门窗,伐了杨树当檩条,又不惜重金在青山买两棵枣树做大梁。眼下已开工数日,两根大梁因山高坡陡,路途崎岖还没运到工地。舅父思忖要把两丈多长、一搂多粗的枣树大梁从二十多里山路运回来真是难上加难。有人建议就近伐棵杨树作梁算了,可他不肯。因为如此之大枣树实属稀世之物,以千年枣木做梁者绝无仅有,正是出众之处。昨夜商定雇四五十个青壮汉子,由青山北坡下山绕到涧口,再折南顺河而上,走四十多里把木料抬回来。打发儿子王玉到四关、赵岳回赵坡头找人帮忙。

经几天劳累,赵岳很是困倦,一躺下就睡着了。朦胧中他看见大殿庙门启开,走出个老者,身高丈余,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三缕长髯,双目微闭,鹤发童颜。老者右手执剑,步履飘逸来到殿前院,展臂舒腰,手掐剑诀,剑走偏锋,一会儿横扫环宇,一会儿力劈华山,一会儿夜叉探海,一会儿蜻蜓点水,招招行云流水,式式雷鸣电闪,一柄宝剑舞得寒光闪闪,冷风嗖嗖。

赵岳农家子弟,何曾见过这般英豪,暗中叫绝。一会老者收式,向他缓步走来,和颜悦色地问他姓名、年庚,因何到此等,赵岳一一作答。老者说:“小伙子,我有事相求,不知肯帮否?”赵岳问:“老人家但讲不妨。”老者说:“我耳内有异物,你可帮我掏出!”赵岳满口答应说着欲起身,可起了几次都起不来,他用力一挣才起得身来,睁眼一看四下无人,方知南柯一梦。

赵岳睡意未尽,仍躺下睡。刚入梦又见老者对他说:“小伙子,帮我掏掏耳朵。”赵岳闻听此言,又一次醒来,觉得奇巧,纳闷道:如此荒野古庙,何人要我掏耳朵?莫非庙中神仙托梦于我?于是赵岳推开正殿大门,拿起供桌放到关羽秉烛执卷读《春秋》的神像右侧,站在桌上探着身子对右耳看了又看,未见异物。又把供桌搬到左侧,登桌细看左耳。咦,有一飞虫造的泥窝,几只幼虫还在耳内爬行。赵岳赶忙到院里折了一根小棍儿,小心翼翼地把耳朵掏净,吹了吹,放好供桌,又到殿前睡觉。心里自觉好笑,这些小虫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敢在老关爷耳内造次,别怪我不客气。

赵岳醒来,日已偏西,连忙起身赶路。抬头不见了布衫,一看布衫被压在大殿柱子下。糟糕,谁把布衫压在柱子下了?赵岳拽了几下,拽不出来,怎么办?他越发纳闷,这柱子足有几百斤重,加上偌大个房顶压着,谁能把布衫压在下边?赵岳思忖着弯下腰,一手拽着布衫,一臂反搂柱子,猛一用劲,柱子拔起一寸多高,殿上尘土乱飞,布衫拽出来了。赵岳做梦也不敢相信自己有恁大力气,惊得半晌合不拢嘴,啊!是老关爷赋予我神力啦!赵岳二次进殿,给关二爷叩了三个响头,脚下生风,大步流星,回赵坡头了。

第二天,赵岳和王玉带着四、五十个青壮汉子,拿着绳、杆等家什来到青山运木料。大伙捆好绳子后,赵岳想试试绑紧没有,一伸手竟把大梁提了起来,众人大惊,问他咋恁大劲?他笑而不答。只说:“我扛着这根走小路,你们抬着那根走大路吧。”半晌光景,赵岳扛着大梁回到断峪,其余四十余人由王玉领着,分做三班,好不艰难,直到日落才把大梁运回,一个个累得腿疼腰酸,毗牙咧嘴。众人议论纷纷,舅父等追问,赵岳才将昨天三官庙关爷显灵,给他神力之事说出。一传百、百传千,神力赵汉远近闻名。

赵大汉二十岁那年,过黄河到垣曲城买缸,他担着大小六个缸游游晃晃往回走。过了黄河,来到班村园,几个在地里刨萝卜的见他肩挑几个大缸,甚是惊奇。赵大汉放下担子对众人说“萝卜多少钱一斤,捎点回去过个年。”有个姓李的笑道:“你随便拿。”他见此人担的缸已有三、四百斤,量他也拿不了几个萝卜,赵大汉便往缸里装萝卜。装到二百多斤时,姓李的急了说:“太亏了,我不干了。”旁人

说:“你有言在先,叫人家随便拿嘛!”那人又说:“如果你一肩担不出五里远,就得按价算帐。赵大汉说:“就依你言吧!”直到两头缸里装满萝卜足有六百多斤,才谢别众人挑起担子离去。姓李的和几个好奇者尾随而行,撵到涧口上村已有八里多路程。赵大汉回头招招手说:“别送了,回吧!”姓李的有苦难言,坐在路边石头上,眼看着赵大汉挑着担子过了河滩,转过山湾不见了,只得快快而归。

有一次,赵大汉到县城去,走到沟深路险的上河附近,听见沟里有人嚎啕痛哭。走近一看,是石门沟的代建老汉抱着已死的黑马恸哭。原来代建家养匹大马驮脚挣钱,这次驮了三百来斤黑豆到坡头卖,在这险要之处,驮子撞到石崖上,黑马坠崖

而死。赵大汉见此情景,一旁安慰道:“别伤心,骡马牲畜岂有不死,弄到坡头集上买肉也顶钱。”代建止住哭声说:“死马咋能弄到坡头。”言罢又泣。赵大汉见他如此伤心,实难离去,就和代建到沟里找些葛条,把黑马四蹄捆紧,找根碗口粗的木杆当扁担。赵大汉一头挑着豆,一头挑着马,经过圪增、土岭、五里坡,直到坡头街,代建背着赵大汉的包袱,一路小跑,累得气喘嘘嘘。在酒店里为赵大汉要了五斤熟牛肉、一坛老酒、四大碗捞面,让他吃饱喝足才放他走。这件事,在这一带传开了,人们就把黑马坠崖的地方叫黑马石。后来这里有了人家,村子也叫黑马石。

赵坡头村南有座山叫马鞍陀,住着三五户人家,山上没有石碾,人们碾米都得翻山越岭到赵坡头,很是艰难。那一年他们找石匠在附近沟里寻得材料做了石碾。石碾做成后,几家人犯了难,咋把这一尺多厚,八尺多直径的碾盘运上山呢?思来想去,他们找到了赵大汉,赵大汉听罢哈哈大笑:“这点小事,还用犯愁。”赵大汉和大伙来到沟里砍了根木杆,串在碾盘中间的孔里,他弯腰一弓就把碾盘扛上肩头,把碾滚夹在胳膊窝下,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弄到马鞍陀村头,马鞍陀人千恩万谢。从此,再不为碾米犯愁了。

赵岳究竟是赵坡头赵氏家族第几代祖宗已无考究。民国18年,山体滑坡,迁移祖茔时,人们发现他的遗骨,观其身高七尺开外,骨骼格外粗壮。后世子孙制作了特大棺木,厚葬这位受人尊敬的祖先。日寇侵华期间,断峪赵大汉舅父的房屋被扒,砖石砌碉堡;那两根枣木大梁被日本兵锯成短节,劈成柴禾烧了。马鞍陀山上的人家早已迁居他乡,只留下那碾盘镇守山峦,一年四季对大树小草、春花秋实述说着神力赵大汉的故事。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力赵大汉,观其身高七尺开外,骨骼格外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