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人之长易,容人之短难矣!所谓容人之短,就是以理解、包容、信任、帮助为出发点,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利相互学习,见贤思齐。
春秋时期,孔子曾主张:“赦小过,举贤才”。现代人更提倡容人之短,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体的才智。这是管理者必备的品质和修养。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巨匠手中无废料”,所以既要用人之长,也要用其短,只有把每个个体的全部都运用起来,才能搏取最大利益。
《水浒传》中的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武艺高强能打仗,而是每个人都有他的专长。相对于行兵打仗,有些人的特长就成了短处;但在特定场合,这些人又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所以,不管是长处还是短处,都是相对的,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在哪些场合看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也就懂得怎么去活学活用这些优缺点、长短处。
弄明白了,就不是容人之短了,而是善于用人之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那么智慧,就是因为他在兵法之外已经洞悉了人心:把长处用好,把短处用足,一切都算得清楚明白!
容人之短不易,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容短不是护短,而是扬长避短,辩证用短。长、短是相对于他人、环境和时空而言的,要善于转换时间和空间,更好地化短为长。
容人之短非与生俱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和实践逐步培养出来的。要正确对待他人差异,合理利用他们的特点,使之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
容人之短说到底,乃是修养问题,但用人之短却是智慧!因此,首先还是要提高自己的格局、眼界、修养、智慧,然后才去学着怎么识人用人、用其长也用其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