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东方A高管团队集体增持;
2.OLED进展缓慢:日本显示厂商JDI连续四季度净亏损;
3.去年大尺寸面板出货正成长;
4.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供给过剩市场“三足鼎立”竞争白热化;
5.苹果iPhoneX或将减产韩零组件中短期冲击不大
1.京东方A高管团队集体增持;
在公司创始人王东升和全体高管团队的带领下,力推战略转型升级的京东方A(5.,0.00,0.00%)在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表现,公司股价也迎来了一轮“主升浪”。不止是投资者,京东方A高管团队近期也通过大手笔增持的方式,表达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前景的看好。
深交所最新披露信息显示,在度过了业绩预告“窗口期”后,以公司首席执行官陈炎顺为代表的京东方A高管团队从2月1日起持续增持“自家股”。即在2月1日至9日期间,京东方A多位高管通过竞价交易累计实施了16笔增持,期间合计增持股份达到76.8万股,共计耗资.64万元。
单笔增持数量最大的当属京东方A首席执行官陈炎顺,其在2月1日以5.80元/股的均价增持了24万股,买入后直接持股数量也由此增至50万股。而公司另一高管张兆洪的买入态度也较为坚决,其在2月1日以5.70元/股的均价买入6.8万股后,又在2月7日继续增持了11.07万股。此外,谢中东、刘洪峰、岳占秋等高管期间也进行了同步增持,京东方A相关高管的增持买入均价从5.17元/股至6.03元/股不等,整体的买入均价约为每股5.元,略高于京东方A在2月13日的最新收盘价每股5.53元。
年,在半导体产业维持较高景气度的大背景下,京东方A持续推动战略转型升级,推进显示产品结构优化,而随着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公司传统产品市场份额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加之公司持续强化精益管理,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导入速度和出货比重,整体盈利能力稳定在较高水平。京东方A此前预计年实现净利润75亿至78亿元。
事实上,在LCD业务稳健经营基础上,外界也十分看好京东方A在OLED领域的盈利前景。此前便有券商研报指出,京东方A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爬坡顺利,良率稳步提升,有望加速导入国内外客户。根据该券商测算,成都OLED产线在满产及合理的良率和价格水平下,每年能实现净利润约在50亿至90亿元区间,具有较大业绩弹性。上海证券报
2.OLED进展缓慢:日本显示厂商JDI连续四季度净亏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4日下午消息,日本显示厂商JapanDisplayInc.(JDI)周三报告称,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净亏损。该公司转向OLED技术的速度较慢,导致来自最大客户苹果的订单变少。
JDI的产品目前依然以液晶面板为主。该公司报告称,在10月至12月的这个季度,净亏损为亿日元(3.0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利润73亿日元。
根据汤森路透的调查,4名分析师平均预计,JDI该季度亏损为.2亿日元。
JDI过去3年一直在亏损中。该公司一半的营收来自面向苹果的液晶面板销售。
然而,苹果高端的iPhoneX已经转向OLED面板。目前,只有三星启动了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量产。
为了应对销售滑坡,JDI正在削减成本。该公司计划精简生产线,并裁员30%。这将导致本财年出现亿日元的额外亏损。
该公司还在考虑向新的投资方寻求融资,从而在OLED领域赶上竞争对手。JDI计划,从年开始量产智能手机的OLED面板。(李丽)
3.去年大尺寸面板出货正成长;
尽管年液晶电视、监视器和笔电等终端消费市场需求疲弱,面板价格下跌,不过整体大尺寸面板出货数量、出货面积、以及出货金额仍然缴出正成长的成绩单。市场研究机构IHSMarkit统计指出,年9吋以上大尺寸面板出货年成长4%,出货面积成长6%,而出货金额成长更高达13%。
IHSMarkit分析师RobinWu表示,年大尺寸面板成长动能来自于大尺寸化和高阶产品。所有应用的平均出货尺寸都增长,而且高阶规格像是高分辨率、广视角、窄边框等等高规格面板出货占比都攀升,而大尺寸、高阶面板出货面积更大、出货单价也更高。年大尺寸面板出货金额达到亿美元(超过新台币1.9兆元)。
从出货数量来看,年9吋以上的大平板计算机面板出货量约9,万片、年成长15.88%,监视器面板出货量约1.4亿片,和前一年相当,笔电面板出货量约1.8亿片、年增7.13%,电视面板出货量约2.65亿片、较前一年略增。整体大尺寸面板出货量约7.06亿片,年成长3.9%。
从出货面积来看,电视面板出货去年成长了6%,占整体大尺寸面板出货面积的比重高达78%。虽然去年下半年电视面板价格走跌,不过拜4K和55吋以上的超大尺寸面板出货增加,全年电视面板出货金额仍有两位数的成长。年4K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9,万片,年成长率高达46%,在整体电视面板市场渗透率提升到了35%。OLEDTV面板出货量达到万片,年成长率%。
京东方在年窜起,首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尺寸面板供货商,以出货数量计算,市占率高达21%,LGD紧追在后,市占率约20%,群创排名第三位,市占率约16%。不过以电视面板来看,LGD仍然拔得头筹,市占率19%,京东方以17%市占率排名第二。韩国面板厂锁定在大尺寸、高阶产品线,以出货面积来看,LGD和三星仍排在市场前两位,市占率分别为23%、17%。(新闻来源:工商时报─袁颢庭/台北报导)
4.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供给过剩市场“三足鼎立”竞争白热化;
数据显示,年我国大陆地区液晶面板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自主核心技术快速增长,全球产业话语权不断增强。
全球面板业产能过剩渐显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数据显示,年全球TV面板的出货数量达2.62亿片,同比增长1.6%,出货面积为1.3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1%。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大陆的增加。
而年中电集团咸阳和成都的8.6代线将量产,京东方全球首条10.5代线量产,再加上年新增及扩产产能满产推动,群智咨询因此预计,年全球电视面板的产能面积将大幅增长10.5%,特别是50吋、65吋和75吋等超大尺寸面板的供应量将明显增加,竞争更加白热化和焦灼化。
不过,面板业也需防范产能过剩。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年,全球液晶面板需求将达2.15亿平方米,而液晶面板供给将达2.45亿平方米,呈现产能过剩态势。时下液晶面板产业的过度投资也已引起了相关国家方面的
IDC机构指出,MNT(显示器)产品中,TN(扭曲向列型面板)的份额逐年减少,IPS(平面转换面板)渗透率逐渐提高,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另外MNT产面板也呈现大尺寸化及高清化发展趋势,同时曲面面板成为MNT市场的新宠。
群智咨询认为,新一代柔性屏和8K超高清显示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将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高地。当前,LG大力拓展无边框技术,三星则推进曲面技术,都在往超高清、柔性屏高端产品方向布局。
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随着中国厂商的迅速崛起以及日本在大尺寸面板领域的退出,近两三年全球显示面板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围绕着中国大陆,韩国和台湾地区“三足鼎立”的竞争将会更加白热化。
年中国大陆面板厂TV面板出货数量达到万台,占全球总量的36.1%,超过韩国排名全球第一。而年新增产线也基本上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厂商TV面板出货数量有望突破1亿台,占比接近40%,且随着G10.5代线的量产,中国厂商将进入65及以上的大尺寸市场,在全球TV面板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近几年,全球面板投资集聚在中国。在全球面板产业格局竞争更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显示产业规模扶摇直上,内地已经有8条8.5代线量产,还有8条高世代线在建,预计到年所有项目都建设完成,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国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大热的OLED尤其AMOLED领域的原材料核心技术仍被韩日企业牢牢掌控,国内面板产业尚无法有效应对。而随着AMOLED的大规模应用,超高清、柔性屏等高端平板显示领域国产化率将再次下降。因此国内面板产业链企业任重道远。
液晶面板迎来投资新机遇
可以说,我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期,将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高地。当前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在TFT-LCD领域已进入全球产业第一梯队,新一代AMOLED技术、8K超高清显示技术研发也不断突破,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且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优势。超高清显示技术不仅仅应用在电视机产业,更将带动医疗显示、数字标牌、安防监控、车联网等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可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