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代工匠造物讲究多,床不离七门不离五
TUhjnbcbe - 2023/10/6 18:15:00

当下时代,特别流行“谐音梗”,不少人会习惯性用谐音梗来调侃,或是用谐音的方式来取店铺名称、书籍名称、笔名等。这种方式,通常都带有一定的寓意在里面。而在农村流传的俗语中,同样融入了谐音。就像是工匠行当里面流传的“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等,大多用的是谐音。它们也都出自《鲁班经》。

一、《鲁班经》

说起“鲁班”,这就是工匠行当的祖师爷。不过后来经过了发展,“鲁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先祖,这一名字更是成为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数千年以来,大众也都把各种民众的发明创造成果归结到他的身上。

所以,后世人的各种关于这一工匠行业的知识、技巧、规则,都以鲁班的名义,流传至今。正如这部成书于明代的工匠用书,就称为《鲁班经》。其中就记载了不少与风水相关的建造规则。比如:门不离五、床不离七。那其中的这些数字,究竟有何寓意?

二、具体寓意

1、桌不离九

古代的各种家用物品,通常都有规格,即使是普普通通的桌子,也都需要带有一定寓意。桌不离“九”,首先“九”是同“酒”,桌上离不开酒,意味着主人待客热情慷慨。另外,按照着实际数值来算,“九”便是两个人并排坐的肩宽相加。

2、棺不离八

在古代,棺木的打造,相比于现在,受重视的程度可不止一星半点。在棺木的制作上,也都需要有所寓意。而棺不离“八”,八就是“发财的发”,棺便是“官位的官”。这样一来,升官发财,有钱有地位,寓意不就完满了吗?

按照着实际状况,古时候人的身高,通常也是七尺左右、七尺之内,正所谓的“七尺男儿”,所以棺木的长度在七上增加到“八”,也符合实际状况。

3、床不离七、床不离半

家里头的大件家具,床是少不了的,也是重要一项。在古时候,床的制做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不离七”,一种是“不离半”。“七”是与“妻”谐音,床不离妻,预示着这一家人夫妻感情和睦,同床偕老,和和美美。另一个“床不离半”则是床离不开“老伴”。虽然两者的表达不同,但都指夫妻同床,感情浓厚。

在古时候,封建观念中,注重家庭关系,时常会宣扬美好的夫妻关系的模式。比如“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所以,夫妻和睦,家庭才能美满。

那么,床的打造,尺寸就应该是“二尺七、三尺七”,或是“四尺二寸半”这样的。而且不仅仅是床的长度需要遵循“七”,床的各个结构,也都需要严格遵照这一准则。如床头靠背是七根。

4、门不离五

“门”在古时候是非常受重视的。门的大小、宽窄都是有规定的,人进门出门,都与这道门关系密切,那么,“门”上就必须带有福气。门不离“五”,也就是“五福临门”的“五”。在制做门的时候,不管是做大做小,是宽还是窄,尺寸上的末尾数值都应该是“五”。

5、凳不离三

板凳的长度规格,数值的末尾应该带有“三”,四尺三、二尺三等等。数字上有规定,以三为结尾,在寓意上,“三”也代表着忠义。它是取自“桃园三结义”的典故。

所以,这就寓意着,坐上这带“三”的板凳,能够忠坚有义气,几人如果同坐一条板凳,则能够如“桃园三结义”一般,成为好兄弟。这方面就与桌不离九的含义差不多,都是偏向于为人处世的大度、讲义气,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

凡事讨个好彩头、好寓意,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这就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种习俗、惯性。即使是民众生活贫苦,抱着乐观的想法,也能够给生活多添点乐趣、期盼。将这些好寓意融入到实用的物品当中,便是在实用性上增添智慧,寄托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

谐音梗,它并不同于我们当下简简单单可以用来调侃的词句。其实在古时候,都包含着民众的智慧,有寓意又实用,千百年来流传而下都不过时。

古代社会,虽生产力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较为困苦,不过他们在这当中,却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智慧之物。且这些历经数千年的产物,直到现在新时代发展了,我们见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古人智慧多伟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工匠造物讲究多,床不离七门不离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