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三女儿莽古济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治斗争而被杀的公主,并且她的死极为悲惨,被皇太极以凌迟之刑整整割了三百多刀。
要说莽古济,就得先从她的母亲富察·衮代开始说起了。
富察·衮代是建州女真人,建州右卫名酋莽色督珠乎的小女儿,起初嫁给努尔哈赤三伯祖索长阿的孙子戚准,生子昂阿拉。
后来戚准年纪轻轻就死掉了,刚好那时候努尔哈赤的嫡福晋哈哈纳扎青也去世了,按照女真兄死弟妻的风俗,努尔哈赤就娶了衮代为继福晋。
衮代与努尔哈赤的夫妻关系非常好,后金后宫的所有事务都由衮代打理,她甚至掌管了后金的财权,两人也一同孕育了两子一女,儿子分别是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女儿就是莽古济。
在衮代生莽古尔泰的那一年,由于*治上的考量,努尔哈赤先后娶了哈达部首领扈尔干的女儿哈达那拉氏,以及叶赫部首领纳林布禄的妹妹叶赫那拉孟古为妻,这对衮代形成了巨大威胁,但她以过人的智慧和善解人意的态度保住了自己在努尔哈赤心中的位置。
在海西四部纠合其他部落组成九部联*向建州宣战的时候,衮代展示出了过人的*治智慧和*事才能,帮助努尔哈赤渡过了难关,这份患难与共的真情巩固了她在家庭中的绝对支配地位。
莽古济出生于年,在她十一岁的时候,由于*治上的需要,她被努尔哈赤下嫁给海西四部之一的哈达部首领孟格布禄的儿子吴尔古代。
当时哈达部已经是建州女真的附庸了,所以努尔哈赤嫁女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继续笼络哈达部,而他本人同时也娶了孟格布禄的女儿为侧福晋。
事实上,在此之前努尔哈赤已经将自己另外两位女儿嫁到海西四部了,他们的命运无一例外都是为*治服务的,但可惜那时候哈达部已经是苟延残喘了,莽古济也预感自己的命运将不会太好。
莽古济的婚姻是努尔哈赤进一步统夺取哈达部的产物,但比两位姐姐幸运的是,他的丈夫吴尔古代不是年老体衰,贪财好色的孟格布禄,而是他年轻力壮,老实本分的儿子吴尔古代。
不过,莽古济在哈达部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将哈达部的所有情况及时向努尔哈赤汇报,莽古济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最终努尔哈赤根据她提供的情报,一举将哈达部给消灭了。
如果莽古济不是努尔哈赤的女儿,想必她是不会亲手灭掉丈夫的部落的,这对她当然是极其残酷的,但她没有选择。
莽古济与吴尔古代的婚姻持续了二十多年,期间努尔哈赤一步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后金*权,而且取得了萨尔许之战的胜利,逐渐取得了对明朝作战的主动权。
历史上没有记载莽古济跟吴尔古代生了几个子女,但至少有两个女儿是有记载的,大女儿后来嫁给了代善的长子岳讬,小女儿则嫁给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吴尔古代在天命末年去世之后不久,努尔哈赤也因病去世了,皇太极继位为汗,后金进入皇太极时代。
虽然同父异母的亲姐弟,但在皇太极看来,莽古济只是一颗棋子,当蒙古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棱投降后金的时候,皇太极为了让其攻打林丹汗,就将莽古济下嫁给他,就如同当初努尔哈赤将她嫁给哈达部吴尔古代一样。
与吴尔古代不一样的是,琐诺木杜棱早就是个妻妾成群的人了,她虽然贵为正妻,但琐诺木杜棱的亲信大臣托古的妹妹却最为受宠,她也因此成为一个摆设,与琐诺木杜棱没有夫妻之实,这无疑是一场悲情的婚姻。
并且,琐诺木杜棱也不是真心服从皇太极的,他只是因为斗争失败而被迫投降,皇太极对此十分清楚,所以他就让莽古济代替自己监视琐诺木杜棱。
同样的事情不断在莽古济身上发生,同床异梦的痛苦岂是普通人能够体会的,但莽古济作为一个女子,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
由于在家庭中遭受所有人的冷眼,这让莽古济开始变得疑神疑*,她十分担心托古谋害自己,所以请求皇太极除掉托古。
琐诺木杜棱听到风声之后十分着急,因为他有勇无谋,离不开托古给他出谋划策,就假借喝醉酒了向皇太极进谗言,说皇太极的兄弟子侄有谋害他的意思,劝他要小心行事。
这个说法当然只是臆测了,但当时皇太极也在处心积虑地排除异己,以此来实现大权独揽,他便决定以此作为骨肉相残的借口。
天聪五年,也就是年,后金*坛发生了一件大事,哈达公主莽古济的哥哥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被皇太极革去了大贝勒的爵位,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要从当年爆发的大凌河之战开始说起,大凌河作为宁锦防线首要阵地,一直都是皇太极攻打的重要目标,当莽古尔泰率领自己的正蓝旗与大凌河守将祖大寿交战之后,遭受了极为重大的损失。
事后莽古尔泰怨言很大,他觉得正蓝旗许多精干将士都被皇太极调到其他旗了,便要求皇太极将这些人调回,以此来加强自身实力,从而继续与祖大寿交战。
莽古尔泰的做法是为了大局考虑,但皇太极就是等这个机会找他的茬,于是拒绝了他的请求,还斥责他“凡遇差遣,均多违误”。
莽古尔泰也不含糊,回复皇太极说,“我部下之人,凡有差遣者,每倍于人”,可以说跟皇太极是针尖对麦芒。
皇太极等的就是莽古尔泰生气,为了进一步激化矛盾,他还跟莽古尔泰打*说,如果是有人诬告你,我就杀掉诬告者;但如果没有诬告,我可要治罪于不听命的人了。
皇太极所说的不听命的人,自然就是莽古尔泰了。
若告者诬,则诛其诬告者;若告者实,则诛其不听差遣者。
性情本就暴躁的莽古尔泰果然被皇太极激怒了,他将君臣之别抛诸脑后,当着面严厉指责皇太极处置不公,故意刁难自己,还要置自己于死地,甚至还抽出自己的佩刀想要威胁皇太极。
好在弟弟德格类一把抓住了莽古尔泰,这才没有让事态扩大,但皇太极依还是借着这个机会削去了莽古尔泰的大贝勒爵位。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莽古济一眼就看出这个事皇太极蓄意良久的,其目的就是改变努尔哈赤时期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共同佐*留下的痕迹,从而加强皇权。
早在一年之前,皇太极就找借口将二大贝勒阿敏革去了爵位并圈禁起来,让四大贝勒只剩下三个,于是上朝的时候就只有三大贝勒并排而坐了,皇太极的地位明显得到提升。
当时莽古济就意识到皇太极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莽古尔泰,代善也觉察到了皇太极的真实意图,所以很狡猾地主动提出不在与皇太极同排而坐,就这样三尊菩萨只剩下哼哈二将了,莽古尔泰被铲除只是时间问题。
但莽古尔泰对此没有清醒认识,最后终于被皇太极给扳倒了,皇太极终于迎来了唯我独尊的时代。
莽古济在此过程中一直保持沉默,没有善意提醒莽古尔泰,这是因为她的母亲衮代之死与莽古尔泰关系莫大,两人当时也已经形同陌路了。
那是在天命五年的时候,衮代已经三十多岁了,她作为身份尊贵的嫡福晋,招致了许多的人的嫉妒,有人告发她私藏财产,还与代善有染。
代善只比衮代的大儿子莽古尔泰大四岁,他怎么可能与衮代有染呢?
尽管这件事无法让努尔哈赤全信,但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再加上衮代逐渐年老色衰,努尔哈赤便开始逐渐冷落她,夫妻关系越来越疏远。
莽古尔泰非常担心因为母亲衮代而影响自己的前程,于是将屠刀对准衮代,以此来讨父亲努尔哈赤的欢心。
因为莽古尔泰的这一做法,莽古济发誓绝不原谅他,两人因此也关系疏远。
讲道理来说,这件事不至于将莽古济牵连进去,但是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原来,莽古济的大女婿岳讬是个耿直之人,他十分同情叔叔莽古尔泰的遭遇,也害怕这种事发生在父亲代善身上,于是在众人都斥责莽古尔泰的时候,反而对皇太极说莽古尔泰十分可怜,还说皇太极是因为怨恨而降罪莽古尔泰的。
岳讬是个能征善战之人,但对在*治一窍不通,因此祸从口出,莽古济知道皇太极一旦怪罪下来,那么自己也可能受到牵连,因此十分恐惧。
不过,皇太极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愤怒之情,只是将这件事藏在心里,等有更合适的机会再收拾岳讬。
莽古尔泰被削去大贝勒头衔之后,心中十分愤懑不平,一年之后就去世了,皇太极最大的威胁就此消失。
如果事情到此结束也就没啥事了,但正蓝旗的将士也因为同情莽古尔泰而给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还纷纷去慰问莽古尔泰的福晋,莽古济得知此事之后,知道性质很严重,皇太极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不其然,皇太极很快就出手了,他以众将士在莽古尔泰福晋面前醉酒失礼为由,让将士们往旗主脸上吐口水,不久后又以莽古尔泰福晋在葬礼上不够悲伤为由,让其他福晋往她脸上吐口水。
这一切都只是皇太极向正蓝旗下手的前兆,莽古济开始为正蓝旗的统领德格类(继承莽古尔泰)捏一把冷汗。
天聪八年,皇太极揪着德格类干的几件小错事不放,严厉斥责了他,这预示着皇太极就要对他动手了。
天聪九年,发生了一件影响莽古济命运的大事。
这一年,蒙古林丹汗去世了,他的儿子额哲带着母亲和他的一大群妻妾投降了皇太极,后金贵族很快就开始了战利品分配,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女人的分配了。
皇太极对林丹汗的女人进行了分配,颇有资产的苏泰大福晋被分配给了济尔哈朗,年轻貌美的林丹汗妹妹泰孙公主配则被分配给了代善......
眼看着叔叔伯伯们都分到了自己心仪的女人,皇太极的大儿子、莽古济的小女婿豪格也坐不住了,他主动提出想要得到林丹汗的侧福晋伯奇。
皇太极十分疼爱豪格,当然没有拒绝他的请求,但莽古济就很不开心了,他为了女儿的幸福着想,竟然跑去对皇太极说,你为什么要让豪格娶别的女人,而把我的女儿放在一边呢?
皇太极也觉得不好意思,便顾左右而言他,莽古济最后拂袖而去。
莽古济刚离开皇宫,代善就追了出来,他十分同情莽古济的遭遇,就请她到家中吃饭,顺便叙叙旧。
哥哥请妹妹吃饭,并且两人还是儿女亲家,这再正常不过了,但皇太极觉得代善是有意和自己作对,于是对其进行严厉声讨,还召集他的儿子,王公大臣,侍卫,乃至家丁来批判他,揭发他的“恶逆之行”,将他以前做过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揪出来了,搞得他很没面子。
但因为代善有拥立之功,家族势力也很庞大,皇太极最终并未动他。
这没还玩,皇太极觉得不解气,话锋一转就开始批判莽古济,说她“恶虐谗佞”,将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都说成是她的罪过。
丈母娘反对女婿另娶只不过是家庭琐事,但皇太极非要上升到*治层面,最后他下达了诏令,将莽古济软禁起来,还以听信莽古济妄言的罪过,罚了岳讬、豪格和德格类各一千两银子。
仅仅八天之后,德格类就意外暴毙了,跟莽古尔泰的“中暴疾,不能言而死”一模一样。
莽古济也不是傻子,连续两个中暴疾就说明事情必有蹊跷,极有可能是皇太极所为,而自己的处境也将更加危险。
莽古济担心的事情在两个月之后发生了,她的家奴冷僧机向皇太极告发,说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在生前曾与莽古济密谋造反!
冷僧机是谁安排的就显而易见了,皇太极很快就派人去调查,结果在莽古尔泰家中发现了十多块刻着“金国皇帝之印”的印玺,坐实了莽古尔泰造反的罪名!
这件事蹊跷颇多,难道莽古尔泰的家人是傻子吗,他人都死了,还留着这些印玺?
并且,冷僧机为何不在莽古尔泰和德格类活着的时候告发,反而在他们死后再来个死无对证?
眼看莽古济就要翻船了,她的丈夫琐诺木杜棱为了自保也站出来自首,说“我等阳事皇上,而阴助尔”,由此人证物证俱全,莽古济在劫难逃了。
这个关键时刻,也只有岳讬敢站出来申辩了,他说德格类人品过硬,不会如此,告发之言不属实,皇太极当然不鸟他了。
没过多久,皇太极就宣判莽古济处凌迟之刑,刽子手在她身上割了三百多刀她才死去,死时四十五岁。
在莽古济去世之前,她最恨的一个人就是背叛的家奴冷僧机,她还曾发出最严厉的咒语诅咒他。
莽古济去世之后,冷僧机由一个奴隶变成了皇太极的宠臣,但他后来选边站队错误,投靠到了多尔衮手下,多尔衮去世之后他也被处死,可以说是因果报应了。
莽古济虽然死了,但是悲剧还没有结束,因为她的两个女儿也将处境不妙。
豪格担心自己的*治前途受阻,竟然亲手杀掉了妻子,这简直是人吃人的悲剧,但终究也是被迫无奈,而他此举也收获了极大回报,皇太极将正蓝旗交给他了。
岳讬见豪格手刃了妻子,自己立马陷入到两难境地,因为他下不去手,觉得堂堂七尺男儿,岂能滥杀无辜呢?但如果不怎么做的话,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岳讬思虑良久之后,决定将皮球踢给皇太极,他就耍了个小聪明,写了个奏折说“豪格既杀其妻,臣妻亦难姑容”。
这就让皇太极下不来台了,他不愿意承担杀人恶名,就派人去阻止岳讬,而这恰恰是岳讬想看到的结果。
但是,皇太极岂能放过岳讬,后来以“怀异心”的罪名将其削去爵位并囚禁,但岳讬即使是身处逆境,也没有迁怒于相濡以沫的妻子,这样的人真是个好男人啊。
但是,莽古济的大女儿并没有逃过死劫,皇太极一直在寻找机会。
年,皇太极建立大清,自己则成为大清皇帝,不久后他就下令让蒙古杜尔伯特部达尔汉的女儿做他的侧福晋。
但没过多久,这位侧福晋就到刑部控诉大福晋行厌胜之术,并且带着一根大福晋的头发作为罪证。
厌胜之术向来被皇家所禁止,皇太极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就以此大做文章,将大福晋给囚禁起来,不得与外人见面,连岳讬及其儿子都不行,顷刻间情投意合的一对夫妻就这样因为一墙而天涯永隔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由于战争的需要,皇太极重新启用了他,但一直让他去打最险恶最艰苦的仗,也就是让他成为炮灰。
不过岳讬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但他不幸在济南染上了天花,不久后去世,时为年正月。
莽古济的大女儿听说丈夫去世了,心如刀绞,于是自杀而死,为岳讬殉情了。
莽古济母女三人就这样全部成为了*治斗争的牺牲品,全部死在了皇权的威慑之下,这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