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曾经写过这么句话:我们其实很容易宽恕别人的错误,却很难原谅别人的正确。当时我甚至还觉得挺矛盾的,近段时间再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才逐渐理解。
《哈利波特》男主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我们为什么容易宽恕别人的错误?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当一件事情错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他们,而当我们选择去原谅这个人的时候,往往会被人称为“宽容”。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查尔斯为了追逐绘画梦,抛妻弃子,孤身一人前往伦敦。其实,不管查尔斯用的是什么理由,光是这种做法就能引起外界的愤怒和对他太太的怜悯了。
可他太太在明知道查尔斯离开的真实原因后,还是对外宣称“查尔斯和一个茶女私奔了”,明明还可以用很多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她太太要诽谤查尔斯呢?
因为这样她就可以完完全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查尔斯,并且能用这个受害者的身份换来上流社会给予她的更多的好处。
甚至,如果查尔斯能重新回归到家庭中,她还能落得一个“宽容”的美名,也许她还能借此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站得更稳呢!
即使我们没有查尔斯太太那么自私自利,但在我们决定宽恕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都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这一点是一样的。
我们为什么很难原谅别人的正确?
当一件事情错在对方身上的时候,你还能理所当然的去指责,而如果他是正确的时候,你却连指责的机会都没有,而你明明这么恨这个人!所以你很难去原谅这个人的正确。
职场中往往会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能力很出众的人,总能把上级交代的事情做得很好,另一种是能力一般般的人。
而在这两种人中,很大可能是那些能力一般人在交际圈中比较受欢迎,能收获的真心比较多,除非这个能力一般的人有足够的“魅力”,能引起公愤。
能力太出众的人总是能引起别人的妒忌,这是因为在他们面前,你会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无能,而与你之间的差距越大,你就会觉得自己越无能。
与他们共事的时候,你常常会在心里跟他们作比较,一旦你在某件事出现了错误,你会忍不住将自己的失败归结到他们身上,将自己的无能发泄在他们身上。而他们,明明没有错!
《恶意》想起东野圭吾笔下的《恶意》,日高邦彦明明对野野口修很好,但为什么还是会让野野口修产生杀人动机呢?
野野口修是这样说的:“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把对我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
他恨日高邦彦拥有那么高的名气,而他却只能依靠日高邦彦完成他的作家梦。他恨日高邦彦即使是遭遇了同样的校园暴力后,还是保持有着与他截然相反的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他将日高邦彦的正确转化为更深、更浓的恨意。
他想到了自己命不久矣的残酷现实,于是,他决定在那之前先让他下地狱。
如果说日高邦彦跟他成为同类人的时候,我想野野口修或许很喜欢跟他做朋友吧!
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拥有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别人的正确,因为一味的妒忌只会使人面目全非!
如果你的恨意是与日俱增的话,那么,在你彻底失去理智之前,远离这个人吧,才是最适合的办法。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要学会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然后不断地强化这个闪光点,而对于自己的缺点,尽可能花时间去改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