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做人要正确认识自己,特别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TUhjnbcbe - 2023/3/26 19:47:00

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这句话想必很多人从小就听过,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就有人能做我的老师。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而改正自己身上的坏毛病。

然而,在生活中,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人呢?每个人都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看自已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

更甚者可以说,只看到自已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已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比。

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已,强于已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凡事严于责人面宽于责已拿正确的道理当手电筒,不照自己,只照别人。这样,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已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冲突,就更不要说能把事情做好了。

欧阳修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家,他年轻时与另外两个写作不错的年轻人比写作,最后,写得最慢的那个人的文章最好,欧阳修认识到了自己的文章写得快,但不精。

于是,他天天早出晚归,跑到那个文章写得精的年轻人那儿去教,工夫不负有心人,欧阳修终于成为了有名的大文学家。

明代王阳明说过:“集思愈广,受益意大”集思广益就是发挥集体的,听各方意见,以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减少失败,作出正确、合理的决定。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有自已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综观古今中外的伟大人士,大部分都是博众人之长而补己所短,为己所用。

在汉相争中,刘邦为何能用人之长,而项羽则不能?这是因为刘邦认识到自已的短处,他不认为自已的计谋超过人,更不以为自己有*事天才,正因他自知自己的短处所在,故能虚心听取张良、陈平等的奇谋深策,放手让韩信、彭越、英布等猛将去独当一面、各自作战,也就是说他能用谋臣武将之所长,来补己之短,为他打天下。

项羽则与之恰恰相反,他自恃深懂兵法,又有可拔山举鼎之勇力,认为他的谋臣武将都不如自已,认为自己无论是在计谋上还是战争的各个细节上都高人一等,既不听范增的计谋,对于韩信、陈平的献策更是不屑一顾;对自己的猛将视而不见,也不信任。

结果致使范增气得辞职,韩信、陈平等天下奇才和猛将英布离楚归汉。结果是刘邦能用众人之长成己之长,得了众心,得了天下;项羽不能用人之长而致成己之短,大败于刘邦。

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谦虚的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自满的人往住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做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特别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勇于克服。其次,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虚心向别人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人要正确认识自己,特别要正视自己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