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斌出任中国女排主帅,很多球迷并不看好。这并不是因为球迷不认可蔡斌的执教能力,而是因为蔡斌缺乏国际视野,很难做到知己知彼。更是因为上一任中国女排主帅郎平无论是在球迷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执教能力,都不是蔡斌所能企及的。其实用蔡斌和郎平对比对蔡斌是不公平的,难免会有失偏颇。如果单从带队成绩上说,蔡斌和郎平肯定是存在天壤之别,而如果从专业能力上说,蔡斌未必不及郎平,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说起蔡斌,给球迷最深刻的印象是聪明睿智,足智多谋。然而实事求是地讲,蔡斌所表现出来的聪明并不属于智慧的范畴。比如蔡斌称赞朱婷不愧为国际球星,在刁琳宇带伤出战时不扣直线的说法,就充满了含沙射影的味道。这种能给球员制造心理压力的语言从战略意义上说的确算是一种谋略,不过这种谋略在格局的限制下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种伎俩,算不上是睿智。
在所有专业能力中,蔡斌最突出的能力是临场指挥和魄力。比如比赛暂停期间,经常可以听到蔡斌的战术布置不仅针对性强,细致全面,而且有时候还要对重点球员耳语几句。虽然不知道蔡斌说了什么,但每次耳语后,江苏女排必然会发生不小的变化。从这些不难看出,蔡斌比赛阅读能力强,洞察力敏锐,临场指挥能力非同一般。而首次执教中国女排时的“楚梅变革”,和在联赛中大胆启用年轻球员的举措则完全能体现出蔡斌敢于打破陈规的魄力。
东京奥运会上,如果郎平也能有蔡斌打破陈规的魄力,重用年轻球员,或许中国女排的命运会截然不同,所以说蔡斌在执教能力上未必就不及郎平。在特定情况下,蔡斌也有希望带领中国女排取得优异的成绩。就今年而言,蔡斌只要选对两人便可确保亚运会的成绩。其一是李盈莹的对角人选,其二是球队二传人选。这两个人选不但能决定中国女排的攻击力,而且还能决定球队节奏是否流畅。
目前中国女排主攻球员虽多,但能够支撑起李盈莹对角的人选却凤毛麟角,不是进攻能力不够,就是比赛经验不足。李盈莹的实力固然强悍,但独木难支,当李盈莹轮转到后排时,很有可能造成卡轮,令球队陷入被动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下,李盈莹对角人选尤为重要。有人推荐吴梦洁,有人推荐王逸凡,也有人推荐其他球员。不过就亚运会的对手看,王逸凡比吴梦洁更适合这个位置。这不仅是王逸凡具备六轮一传的能力,更是因为吴梦洁心理素质不过关。
二传位置人选无非是丁霞、姚迪、刁琳宇三人,其他人尚不足以委以重任,其中姚迪和刁琳宇无疑是最有可能成为主力二传的人选。有人认为蔡斌必然会选择亲传弟子刁琳宇,但笔者却不敢苟同。这不仅是因为刁琳宇的传球速度面对亚洲球队没有绝对优势,也是因为姚迪能激活的进攻球员更多。无论是李盈莹、张常宁、袁心玥、龚翔宇在姚迪的组织下都曾打出过职业巅峰状态,而刁琳宇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如果蔡斌任人唯贤选对这两个位置的球员,再辅以蔡斌出众的临场指挥能力,完成亚运会目标并不困难。然而如果蔡斌任人唯亲,选择自己亲传弟子,不仅亚运会成绩不保,而且自己的帅位也有很大可能受到影响。不过蔡斌虽然在比赛中格局不大,但作为中国女排主帅肯定不会置国家荣誉于不顾,在球员选择上一定会任人唯贤。认为蔡斌会重用亲传弟子的想法只不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