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电子产品普及的时代,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深成为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眼轴长得越长,近视的度数就会增加得越多,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晒太阳不足是近视度数增加的原因之一,那么,多晒太阳真的可以预防近视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类和动物对屈光不正的研究证明,环境光的照度是调节眼睛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1]例如实验证明暴露在高强度光下似乎还可以防止小鸡[2]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形觉剥夺性近视。
年10月,来自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理工大学验光与视觉科学学院的MichaelJ.Collins等人,在眼科权威的基础研究杂志《IOVS》上发布了一篇论文。对名10-15岁的儿童(41名近视眼和60名非近视眼)进行长达18个月的观察研究,通过手腕上的光传感器来收集每个孩子的平均日曝光量;结果发现,没有近视的儿童接受的日均光照量要比近视的儿童多。上图中,近视儿童(红色线)的眼轴平均增长为0.19mm,非近视儿童(蓝色线)为0.05mm,可以发现近视儿童的眼轴生长趋势明显大于非近视儿童;而接受光照量较多的非近视儿童,他们的眼轴生长比较缓慢。这表明每天的光照强度和时长与他们在18个月内的眼轴生长有一定的关系,接受足够的光照量可以抑制眼轴生长,预防近视。
通过上图的左1可以观察到,近视的儿童组里,低光照组的儿童眼轴生长要比其它组的儿童明显,平均在0.23mm,但是如果改善光照量,也能减缓眼轴生长(平均0.07mm),起到预防近视加深的效果。上图右2可以观察到没有近视的儿童组,如果经常到户外接受高的光照量,他们的眼轴生长是比较缓慢的,平均在0.03mm,但如果很少到户外,虽然本是没有近视的组,眼轴也会长得快,平均在0.12mm左右。因此可以得出,已经近视的儿童,只要通过增加一定时间的光照,照样可以达到减缓眼轴生长速度,预防近视加深的目的。没近视的儿童,还是要注意持续较多的光照量,也证明了光照量对眼轴生长的重要性。
那么儿童平均光照度应该多少合适呢?上图中数据显示,低光照的儿童平均日光照度在Lux,每天只用平均56分钟暴露在Lux的光线下,平均21分钟在Lux的光线;而中光照组和高光照组的的平均日光照度分别在Lux,Lux。实验证明低光照组的儿童眼轴生长率(0.11毫米/年)跟中高光照组的人相比显著加快,因此,想要减少眼轴生长,预防近视,最少要达到中光照组Lux以上的日均光照度。
如果每天都要达到Lux以上的光照度,很难实现吗?在正常环境下,户外的光照强度一般都能达到0-Lux,当我们在树荫底下时,光照度也有-Lux,但是室内的光照度只有-Lux,因此,想要让儿童获得更多的日光照亮,达到减缓眼轴生长的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儿童在户外的时间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在烈日下到户外去晒太阳,例如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可以到外面走廊处休息,或者到树荫底下活动,因为这样的亮度已经足够了,不是一定要在太阳底下或者是具体进行什么运动,只要你在休息的时间离开室内,到了户外,提高日均光照量。就能实现这个抑制眼轴生长预防近视的目的。
眼睛生长发育期的关键,是因为白天提高日均光照量有利于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的化学物质,帮助细胞传送脉冲,多巴胺分泌到足够的浓度时可以抑制眼轴的增长。多到户外活动,褪黑素的浓度会变低,此时多巴胺的浓度就会高;如果多巴胺浓度分泌不够多,对于抑制眼轴生长这件事是没有帮助的,动物实验上面看到,甚至会长得更快;所以日均光照度不够多,儿童的眼轴生长较快,近视就容易发生。
很多已经近视的小朋友,家长为了方便,会帮小朋友配上预防蓝光的近视眼镜,这样的选择其实是不好的,因为近视的小朋友除了睡觉以外,其实长期都是戴着眼镜的,在户外的光照下,会影响到平均的日照光度,对近视的预防反而会起到反效果。防蓝光当然很重要,电子产品发出来的蓝光,可能会造成近视度数加深;晚上室内照明的蓝光还会造成褪黑素分泌不足,生物钟昼夜节律混乱,影响睡眠时间和质量,影响小朋友的生长发育和近视度数增加,因此近视的小朋友可以带上防蓝光的夹片眼镜,在需要的时候带上即可。
通过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理工大学验光与视觉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眼轴生长近视度数加深和光线的平均日照强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我们提出建议,日均光照量最好要超过Lux以上,才能真正抑制眼轴生长;增加儿童到户外的时间,起到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CohenY,BelkinM,YehezkelO,SolomonAS,PolatU.Dependencybetweenlightintensityandrefractivedevelopmentunderlight-darkcycles.ExpEyeRes.;92:40–46.
2.AshbyR,OhlendorfA,SchaeffelF.Theeffectofambientilluminanceonthedevelopmentofdeprivationmyopiainchicks.InvestOphthalmolVisSci.;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