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策下,很多家长在焦虑,很多家长开始迷茫。
同样,也有一批家长,在静观其变的同时悄悄松了一口气。
究其原因,因为“双减”,孩子们的眼睛轻松了。
如今的小朋友,近视的年龄越来越小,近视的度数越来越深。
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就开始戴眼镜,并以每年-的度数逐年递增。
经调查,在中国,青少年总近视率已经高达53.6%,这个比率在全球稳居第一。
尤其是疫情期间,小学生的近视率足足增加了15%。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近视后开始不断反思,到底为什么我们家孩子小小年纪就戴眼镜?
为什么外国人的孩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看书,还是没有那么多近视眼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孩子的近视眼问题。
近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想要知道近视产生的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
我们可以将眼睛的构造简单地比作照相机。
“角膜”就是照相机的镜头,这块玻璃曲面的弯曲程度,就决定了眼睛视力是否正常。
“晶状体”就是照相机里的变焦镜头,它可以调节我们更好地看清楚目标物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颜色由透明变成*色发硬,因此会自然老化成为老花眼。
“泪膜”和“瞳孔”就是照相机的镜头膜和光圈,它们都是通过外界环境的变化来改变并保护眼睛的守护者。
“视网膜”就是照相机的底片,使眼睛对光的感受器,它就像壁纸一样贴在眼球的内壁,当它接收到图像投影后,马上通过视神经将信息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输出。
我们可以通过医学的力量帮助盲人更换角膜,但视网膜的医治仍然是当今医学的一大难题。
近视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角膜的过度凸起导致光线无法正常投递到视网膜上,所引起的图像模糊的现象。
因此,医学上的近视眼手术,就是通过激光切掉一部分角膜,稍微改变角膜曲面形状来解决近视度数的。
近视真的会遗传吗?
我们总是担心地问,近视真的会遗传吗?
爸爸妈妈都有近视眼,孩子近视的程度会是多大呢?
目前看来,近视的遗传是客观存在的,就如同姚明的孩子个子会长得高一样,遗传在近视的发病中影响很大。
有一方父母近视,孩子近视的危险程度是父母都不近视的孩子的1.5倍;
如果双方都近视,孩子近视的危险程度是父母都不近视的孩子的2倍以上;
如果双方都是高度近视,这个危险程度的概率会呈指数上涨。
这个比例和数据告诫我们,如果家里有近视的父母,一定要更加注重孩子的用眼习惯和用眼健康。
从小做起,从小事情做起,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相信顺其自然。
尤其要重视近距离用眼的姿势和使用时间。
有调查表明,让孩子们早早戴上眼镜的原因中,近距离用眼时长是主要元凶。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产生近视?
青少年容易出现近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眼睛正值生长发育期。
孩子的眼球外壳比成年人要柔软很多,球壁的伸缩能力非常大。
如果不控制孩子用眼时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让眼睛长期处于紧张扩张状态,从而出现眼部肌肉调节性痉挛,也就是眼内肌肉抽筋。
短时间或偶发性出现眼内肌肉痉挛所导致的视力下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性近视。
这时候,孩子们的眼睛如果进行有效的休息和调节,长期超负荷的眼球会得到改善,从而恢复到正常状态。
但如果此时父母没有重视或者没有注意到,眼球长年累月处于如此高负荷的状态,眼睛就会通过自我调节来弥补眼内睫状肌调节力的不足。
因此,角膜形状慢慢凸起,眼轴变长,最终假性近视变成真性近视(真假性近视,医院做散瞳检查才可区分),成为不可逆的近视眼。
通常来说,青少年在10岁,15岁和18岁这三个年龄段,眼睛的度数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有逐年低龄化的趋势,这也与目前孩子们的学习和升学压力有明显关系。
散光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总跟近视一起出现?
除了近视,散光似乎对孩子们的困扰更大。
散光,是指我们的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眼睛后,没有办法聚焦到一个点上,而是散射到了一个面上,这就导致我们看到的事物出现重影,不能完全聚焦。
散光可以单独存在,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伴随着近视或者远视存在的,但并不是说近视眼就一定会伴有散光。
通常人们的散光度数不会太高,总体来说,80%以上的散光度数不超过度。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佩戴适合度数的眼镜来进行矫正,但如果散光度数过高,则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影响。
比如,我们看远看近都不清楚,会不自觉地眯眼睛、歪头等等,甚至会出现头疼,眼睛不适等现象。
散光度数的增长通常来说是非常慢的,如果一段时间内散光度数增长过快,那可能是因为角膜出现了某种问题,医院治疗。
为什么中国孩子的近视眼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要问全世界最重视青少年近视的国家是哪里?
答案毫无疑问:是中国。
那么,全世界青少年近视率最高的国家是哪里?
答案仍然是:中国。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如此重视孩子的眼睛,却还是让近视比率居高不下呢?
有调查表明,在新疆,汉族人群里的近视发病率远远高于维吾尔族人群。
在全球,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亚裔人群的近视发病率远远高于本地区同等生活水平的其他族裔。
但是,这种结果并不能够说明亚裔或者汉族人的基因中存在更易引发近视的因素,种族基因和家族遗传一样,存在着很多相互影响的因素。
我们能够看到的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孩子书写压力更大,我们的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更加频繁,我们的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
曾经有个在中国的小朋友,在国内读一年级时眼睛度数多度,后来转学到澳洲,三年的时间眼睛的度数一点没涨。
他的父母说,孩子在澳洲的户外活动时间非常多,学校每天的户外运动丰富,放学后仍然会有很多活动在户外进行。
如今,学校重视“双减”,很多小学已经开始大力推行户外运动,提高户外活动时间。
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个福音,对孩子们的眼睛来说,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大好事。
综上所述,孩子们的近视并不可怕,如果我们提前了解了近视的相关知识,学会了如何预防并改善近视,更加注重科学用眼习惯,近视就会被击败。
即便孩子已经出现了近视,我们也要在最大的能力范围内,让孩子健康用眼,不让度数过快增长。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希望每一位孩子都有一双明亮而健康的漂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