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已经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事情,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一大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什么呢?三个特点:小、高、深三个字可以总结下!
小”就是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幼儿园五岁六岁的小孩就近视眼了;所谓“高”则是患病率居高不下,在医学院校,近视眼的患病率已经顶到天花板了;而“深”则是指深度数比例也在增加。
对于近视来说,可防可控不可治愈,没有神器,只有正视近视这个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保健方法才是当务之急。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常。直到学龄前基本达到正常,也就是说,5周岁以下的儿童,视力正常的标准和成人有所区别。
这里包含着两个概念:标准视力和正常视力。
青少年儿童标准视力与年龄密切对应,受生长发育因素影响,文献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年龄儿童的标准视力是:2周岁0.5~0.6;3周岁0.6-0.8;4周岁0.8~1.0;5周岁及以上1.0或以上。(简单的计算公式为:年龄周岁×0.2)
正常视力则是指不影响日常生活、起居活动的相应视力。目前通用的标准为1.0。
孩子的正视化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才逐渐趋于正常。这中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眼球的前后直径(也就是眼轴)随生长发育而相应延长,出现视力伴随年龄逐渐趋于正常,称为正视化。此阶段不仅视力达到标准,而且伴随远视储备值,可以推迟近视的发生好发展,但目前实际情况却是,因为用眼不当,二三岁孩子远视储备值已经消耗完,预示着接下来视力走向就是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对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