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实案例四岁孩子散光性弱视误以为远视 [复制链接]

1#
孩子的视力正不正常家长们看这里就都懂了 http://www.pingeg.com/qgbzhg/5409.html
眼镜到底要怎么戴?

“近视眼镜到底要怎么戴?是随时戴还是取取戴戴?这是一个常见又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我想无论何种戴眼镜的方式都应该遵循于这两个原则:一、不诱发过多的调节也不造成过多的调节滞后;二、维持正常的眼位关系,不会加重外隐斜或内隐斜。”

我们先从调节的角度看:当阅读距离(工作距离)是40cm时,调节刺激是1/0.4=2.50D。先提一种假设:减少调节刺激,让眼球少付出些调节,就能让眼球多“休息”而不容易疲劳。如果这种假设成立,这时有三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正好近视度-2.50D,此时远点在40cm处,裸眼不用调节正好可以看清楚;

情况二:如果近视度数低于-2.50D,此时远点大于40cm,裸眼使用少于2.50D的调节可以看清楚;

情况三:如果如果近视度数高于-2.50D,此时远点在40cm以内,裸眼在40cm的距离是无法看清楚的,只能通过“凑得更近”的方式才能看清楚。

如果基于通过减少调节刺激,让眼球“少劳作,多休息”就可以或避免视疲劳的这种假设成立的话,近视眼戴眼镜的方式应该是:阅读距离/工作距离是40cm时,-2.50D以下近视,看远时戴镜而看近时不用戴镜;度以上近视,看远看近都戴镜。同理,如果阅读距离/工作距离是33cm时(比如年龄小,个子小,手臂短,阅读距离减少),调节刺激是1/0.33=3.00D;则-3.00D以下近视,看远时戴镜而看近时不用戴镜;-3.00D以上近视,看远看近都戴镜。

到这里做一个小调查,您觉得这样的戴镜方式合理吗?

但是,仅仅减弱调节刺激就是让眼球“少劳作,多休息”吗?这样就能减少视疲劳吗?可不一定,别忘了还有集合、融像的因素要考虑。大脑要整合双眼的视觉信息,要融像,还要调动双眼的集合运动呢。这就有可能出现调节是“少劳作,多休息”了,但双眼集合更累,融像更不容易了,更加视疲劳的情况了。所以,前面提到的第二条原则:维持正常的眼位关系,不会加重外隐斜或内隐斜原则同样重要。

上述近视眼配戴眼镜的方法,虽然减少了看近时的调节刺激,但没有或少调节刺激会破坏ACA的平衡,而破坏眼位平衡,也有可能造成视疲劳,对视觉健康有害。上述情况二和情况三比较容易出现的是:近视眼不戴镜时看近无调节刺激,无调节性集合,集合减弱,外隐斜。也就是说,想通过戴镜方式减少看近时的调节刺激与维护正常的调节集合关系(ACA)是有矛盾的,这种戴镜方式是“立不住脚”的。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呢?

有,那就是通过ACA的检查来决定眼镜的配戴方式:

如果ACA低(ACA小于3:1),则近视要足矫正,而且不论近视度数,看远看近都戴镜。看近时戴镜,可以提高调节刺激,提高调节性集合,减少外隐斜。

如果ACA高(ACA大于6:1),则-2.50D度以下近视,看远戴镜,看近不戴镜。-2.50D度以上近视,看远戴足矫镜,看近戴欠矫镜;或戴渐变镜。看近时不戴镜或戴欠矫镜是为了减少调节刺激,减少调节性集合,减少内隐斜。另外,如果看近的工作距离是33cm,则上述的-2.50D换为-3.00D。

如果ACA正常(3:1~6:1间),则不论近视度数,成人可不强调足矫正,以满足日常生活、阅读需求为准,看远看近都戴镜;儿童为控制近视进展,足矫正,同样看远看近都戴镜。

小结

ACA的检查结果已经考虑了调节和集合的关系,以ACA来确定眼镜的配戴方式,能同时满足本文开篇提出的两个原则。所以,如果能做好视功能检查,尤其ACA的检查,对于眼镜配戴方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儿童低度近视、低度远视、低度散光无需配镜,对吗?

每年的学生体质检查都会发现不少新发生的近视、远视、散光。有时这些新发现的屈光不正度数很低,家长常常询问,这些度数很低的近视、远视、散光是否需要配镜?

儿童低度远视需要戴镜吗?

眼睛看远处和近处时距离不同,眼球的光学系统需要变焦才能看清楚不同距离的物体,这种眼球变焦的能力就叫做调节。

平行光经过调节放松的眼球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后,称为远视。

远视者看远时常常可以通过调节,增强眼球的屈光力,使视网膜后的焦点前移到视网膜上;看近时需要更多的调节,而且距离越近需要的调节越多(图1)。

远视的调节代偿

调节幅度就是眼睛能使用的最大的变焦能力,相当于调节的储备。

当调节幅度足够大时,远视不需要配镜;当调节幅度不足时,远视需要配镜,否则很容易视疲劳。

调节幅度就像存款,存款多的时候,购买力强,看远看近,要多少调节有多少调节。但是调节幅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所以年轻时远视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力代偿,年长后,调节幅度下降了,代偿不了了,就需要戴镜。

当然,调节幅度可不是银行存款,是有上限的,人的调节和年龄的关系可以用最小调节力公式计算:最小调节=15-年龄*0.25。

儿童调节幅度比较强,低度远视可轻易代偿,可以不用配镜。而且儿童低度远视还是对近视的一种有效保护,即:低度远视的儿童以后不容易近视,或近视发生的年龄可推迟。

儿童低度散光需要戴镜吗?

通俗地讲,散光就是不同方向的近视度数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差值就是散光,所以散光是有方向的。

多数儿童的近视散光在°(水平)方向,称为顺规散光,反之近视散光在90°(垂直)方向的,称为逆规散光。

逆规散光对视觉质量影响大,而顺规散光影响小。一般来说,低度逆规散光也要矫正,单纯的低度顺规散光(≤0.75D)可不配镜。

如果除了散光外还有近视,那就要按近视的配镜原则考虑给处方。

儿童低度近视需要戴镜吗?

近视和远视不一样,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越使用调节,像点越向前移动,距离视网膜越远,越模糊,所以近视眼是没有调节机制代偿的(图2)。

度(-3.00D)以内的近视称为低度近视。虽然是“低度”但未矫正,不戴镜时看远不清楚。

近视无法通过调节代偿

实际上家长

分享 转发
TOP
2#
圈圈啤酒这么有用 http://www.pijiuhuaa.com/pjhzz/6302.html

▲孩子视力问题需要家长重视

申又尹小朋友弱视恢复历程

年12月,眼视途视光古老师在重庆涪陵高笋塘街上碰到了一对正在逛街的母子,孩子看起来非常小,但是带着非常厚重的凸透镜,出于职业本能,古老师便和孩子的母亲交流起孩子的视力问题。

通过了聊天了解到,孩子是因为弱视才带的眼镜,但听完家长的讲诉古老师的内心非常心疼,因为正是因为家长对眼视光知识的缺乏,而又没有眼科医生和验光师做出正确的指引,导致孩子错过视力矫正的最佳年龄和时机。

古老师依据自己职业的专业知识对孩子家长说,孩子的远视是儿童正常的视力储备,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远视其实是不需要戴眼镜的,真正导致孩子弱视的原因是散光,孩子是散光性弱视,通过眼视途视光的专业训练,是完全可以摘掉眼镜的。

但是孩子家长当时根本不信,毕竟在街上遇见这样的人,怎么看怎么都不可信,其实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古老师便只好和这位妈妈互留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