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视光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等眼疾的验 [复制链接]

1#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http://m.39.net/pf/a_4330099.html
近视配镜处方原则

最低负镜度数的最佳矫正视力

近视眼看近物是不用或少用调节的,所以调节少于集合,当戴矫正眼镜后,无论看近物和远物都要使用调节,而且调节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由分开运用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联合运用。
  正视眼的调节和辐辏存在着相互平行的关系,即视近物时调节增加。辐辏也相应增加。但伴有屈光不正时,调节与辐辏间失去了正常的相互平衡的协调关系。远视者,视近时需加强调节,就会产生过量的辐辏,过量的辐辏,就可能导致内斜;近视者由于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调节,就会产生辐辏不足,从而可能导致外斜。那么,青少年配镜有哪些原则?具体介绍如下:
  青少年初次配戴眼镜者-2.50DS的不要完全矫正,应在半年内分次矫正。
  青少年中、高度近视患者,除配有近用眼镜外,最好是再配一副度数较低的眼镜专作近用,这样可以减轻眼睛的调节负担。
  高度近视患者,一般不必全部矫正,要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可以适当降低-1.00DS至-2.50DS屈光度。特别是老年高度患者,能满足生活需要用眼视力就可以了。

1、0-2岁,一定要用强力睫状肌麻痹,处中底一般不建议配镜,若高度,则部分矫正

2、3-6岁,小于-1.50D要观察,此阶段配镜处方目的是预防和治疗弱视

3、6-18岁,不过矫基本原则

4、19-40岁,突然加深要注意应激,病症等

5、40-60岁,出现视近困难,看远屈光力若患者感觉良好且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不变,患者眼晶状体皮质开始出现明显老化和浑浊,糖尿病,血糖浓度在,心脏病等都要注意


  近视眼的配镜应是以最小的度数达到最好的矫正视力,这是很重要的原则。比如戴度或戴度同样矫正视力达到1.0,则应选择度。验光时矫正视力达到1.0即可,不要为追求矫正视力非达到1.5而无限制增加度数。

远视配镜处方原则

最高正镜度数的最佳矫正远视力效果

远视患者的配镜原则:
  中高度远视,即大于度以上者,此类儿童,远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大部分有视力疲劳症状。
  可分阶段配镜。先戴上稍低于验光所得度数的远视眼镜,待适应后再按验光结果将全部远视度数比例给予处方,配戴第二付眼镜。
  有眼球内斜者,原则上要配足远视度数。
  尤其是戴镜后内斜完全矫正或基本矫正且获得双眼单视功能者,即使戴镜后视力反而降低,亦要按医嘱配足度数。若戴镜后眼位暂无改观,且视力下降明显,上课时黑板也看不清,走路亦有困难,则开始时可适当戴浅一些度数的眼镜,待适应后,再重新配镜给足度数。通常情况下,初戴眼镜总会有些不舒服,一般戴2个月以上便会适应。戴镜适应后要坚持常戴忽摘,并经常检查视力,对伴有弱视者要常遮盖健眼并训练患眼,以使患者视力恢复正常。

1、0-3岁,与近视一样,有斜弱视,足度矫正为优先

2、3-6岁,即度以下学龄前儿童,视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无视力疲劳症状者可暂不配镜。因为许多小儿都有度的生理性远视。有视力疲劳症状者,若戴镜后能够提高视力,则应配戴。但不一定配足,可保留50~度。

3、6-18岁,若出现视疲劳症状,开具有矫正显性远视的近用处方,要求视近时需要佩戴,看远低度则不要求,若有内斜视,尽量足度矫正

4、19-40岁,当调节够用的时候,欠矫即可,使其快速适应,若出现视近眼酸,头痛等症状需要足矫

5、40岁以上,近远都需要足度矫正,同时要注意“保守原则”

散光配镜处方原则

散光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一般散光会给患者造成视力下降、视觉疲劳等危害,甚至会导致患者产生头痛等症状。因此对于散光患者来说,及时地矫治非常重要。散光的矫治主要有验光配镜和手术矫治两大种。对于选择配镜矫治的散光患者来说,科学配镜非常重要。中医院眼科近视眼治疗中心的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散光配镜的原则。
  专家为您讲解:散光配镜原则
  普通眼镜片只能矫正规则散光,而不规则散光则不能用它来矫正,最好办法是采用硬性角膜接触镜来矫正,效果较好。用普通镜片矫正规则散光效果也不一样,散光度数越大其效果就越差,中度以下散光一般可以矫正到正常值,而高度散光则较难矫正到良好效果。
  特别是高度远视散光,看远和视近都不能依赖调节看清物体,若在幼儿期不尽早矫正,视功能发育会受到一定抑制,待到长大才带矫正眼镜时,矫正视力会更差,往往形成中度弱视。高度近视散光则好一些,虽然看远不清楚,但视近还较好,视功能还可得到一定锻炼没有完全受到抑制,矫正视力一般比高度远视散光要好。
  但也需尽早配镜矫正。无论何种高度散光,矫正越早效果就越好。因为矫正早,不仅能促进视功能的发育,且物体变形和空间定位的误差反应要小,病人能承受的程度也大。

1、0-3岁,低度散光,不用矫正,观察情况,有斜弱视情况,需要足矫

2、3-6岁,尽量足矫,适度欠矫,减少弱视情况

3、6-18岁,看适应情况,尽量足度矫正或适度欠矫,有斜弱视需要足矫

4、19-40岁,1年龄越大,适应性就越差

2柱镜轴向的改变比度数的改变更难适应

3轴向调整尽量向垂直和水平方向靠拢

4可采取等效球镜法,部分矫正进行验配

5、40岁以上,散光会发生变化,角膜晶状体发生了变化,由顺规向逆规方向改变,需要考虑适应性

斜轴散光最难适应,其次是逆规散光,最好适应是顺轨散光

老视的验光配镜处方原则

一、根据患者的阅读需要和习惯,按照“宁低勿高”的原则。

二、不要轻易降低老视患者的近附加度数。

对老花眼的正确理解和科学的验光是老花眼矫正的首要前提,但目前有相当多的眼镜验配从业人员对此认识不足,对待老花眼,简单而机械地采用年龄~调节力曲线,轻率地确定阅读近附加度数,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老年(老年食品)顾客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健康食品)。
  老花眼的个体差异
  人都会变老,在眼屈光系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基质纤维,也不断新陈代谢,老纤维细胞核退化,纤维收缩,被挤到晶状体的中央,逐渐形成致密无弹性的晶核,从而使整个晶状体弹性下降,调节功能衰退,出现视近精细工作困难的现象。
  在人的一生中,调节幅度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年龄的增加有规律地不断减少,从而使调节近点有明显变化,使其逐渐远离眼前。当近点接近工作点,近距离工作要使用全部调节力,易产生视觉疲劳,当近点比工作点还远,则不能完成阅读等精细工作,出现视近工作发生困难的现象,这就是老视。虽然老花眼的发生在一定的年龄段里,并且可以有早有晚,但人人都会经历,因此老花眼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Hofstetter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统计,提出年龄与老视的经验公式: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平均调节幅度=18.5-0.30×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
  我们从此公式中可看出,同样40年龄的人,因各自生理状态,身体素质的不同,他们的调节幅度相差甚远。有些人调节幅度仅为5.00D,而有些人调节幅度仍可达9.00D。所以我们验配人员,不能仅按最小、平均、最大调节幅度计算公式,简单地给出阅读近附加度数,而是要充分认识到不同个体的具体差异,以此计算值作为参考,认真全面地进行老视的验配与矫正,才能使老视顾客达到看清、舒服、持久的效果。
  老花眼的科学规范验光方法
  每位能亲自到眼镜店进行定配老视镜的顾客,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科学护眼的常识,所以我们对待此类顾客不能掉以轻心,而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老视验光的各项检查,演示各种类型老视镜的助读效果,使顾客按各自的需要得到最好的服务。具体方法与要求如下:
  1、严格按屈光不正眼的验光方法和步骤,确定矫正远用屈光不正的验光处方。
  严禁使用电脑验光和检影结果直接作为远用屈光不正的矫正镜度。
  2、按国情确定近用视力表检查位置的合适距离:
  近用视力表位置的确定,欧美为0px,日本为px,我国也为px。在某些医学院校教学中和部分外资眼镜店仍采用欧美标准。但在实际运用中,要充分考虑各民族身体素质,身高,手长,习惯工作距等因素,不能死搬国外教科书的教条。目前我国眼镜商店近用视力表位置一般采用px。
  3、近用镜光学中心水平距(近中心距)的确定:
  考虑集合、工作点距离、镜眼距等因素,近用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应进行测试或计算,以减少棱镜效应的干扰。
  例如:工作点离眼距离为px,远瞳距为PD,镜眼距为px,角膜前顶点至眼球转动中心距离为px。
  近中心距=PD(-12)/(+13)
  
  
  =(/)PD
  
  
  =0.PD
  当PD=50~70mm时,单眼内移2~2.5mm。
  4、近用光学中心垂直高度的确定:
  近用视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约为20~,所以在老视镜的制作中,必须把近用光学中心垂直高度按镜架倾斜角的大小、低头看书的姿势、视线与水平线的角度进行调整,一般在水平基准线的下方约1mm,使近用视线与镜片的光学中心重合。
  5、初步确定阅读近附加度(Add)的方法:
  近用镜屈光度=远用镜屈光度+1/工作点距离-1/2调节幅度:从以上公式可看出,正确确定近用镜屈光度,不但要测定眼的远点(远用矫正屈光度),还要测眼的近点(调节幅度),并询问工作距离,用这三个数据计算出初步的阅读镜片屈光度,才能配出一副看得清,使用时间相对持久的近用镜。
  由于近用镜屈光度=远用屈光镜度-阅读近附加度。
  所以阅读近附加度=1/工作距离-1/2调节幅度
  只要确定了习惯工作距离,测定出调节幅度,采用“一半调节幅度储备”原则,就可确定阅读近附加度。
  (1)调节幅度(调节近点)的测定;
  ①移近法:
  把最小需求的近用视标(一般为0.8~0.6)置于已矫正为正视眼的老视者眼前,并逐渐由远向眼球移近,直至感觉视标模糊的瞬间,即为调节近点,用近距尺量出调节近点距眼球的距离。此距离的倒数即为调节幅度。
  ②凹镜法(阳性比较性调节)
  被测老视者,注视px处近用视力表。
  用凹球面镜加在远用镜上,度数由浅到深,直至最小需求的近用视标(0.6~0.8)刚变模糊为止,此时的凹球面镜度数就是所能增加的最大调节量。调节幅度值为:3.00D+凹球面镜度①。
  (2)FCC法(使用融合性交叉柱镜法)
  在远用镜基础上放置±0.50DC交叉柱镜,负轴置于方位,把FCC方形网格视标置于眼前px处。让被检老视眼观察水平线与垂直线的清晰情况,若水平线清晰(色深),则逐渐加大正球镜度,直至水平线与垂直线一样清晰,此时所加的正球镜度就是被测者的调节不足量,也就是阅读近附加的度数。
  6、试镜确定最后阅读近附加的验光处方
  以上各项测试中,测试距离是按国际或国内标准设定,但在实际试镜中要充分尊重老视顾客原有用眼的习惯工作距离;以及实际工作、生活中物体与阅读书刊字迹等的大小;戴镜后的感觉,综合考虑阅读近附加度数,并演示不同类型的单焦点、双焦点、渐进多焦点等老视镜片的助读效果,同时让老视顾客有相对足够的时间来感受近用镜的舒适与持久性。
  小
   结
  老视的验光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操作,考虑到视近工作时,调节与集合联合作用的存在,所以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因此阅读近附加度数的确定必须精确,如果过度矫正,调节诱发的集合使原有的调节与集合关系被打乱,将会产生不良后果,引起老视顾客视近工作的不适,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推荐阅读:

儿童近视治疗市场乱象:视力康复“治愈近视”不可信

被激光笔照射眼睛十几秒,12岁男孩几近失明......

成人配镜不可马虎对待!

儿童配镜“八步”曲、儿童弱视的配镜原则

“慎访医源性近视眼”道出了视光师的责任和验光配镜的重要性。

近视、弱视、散光,数数你家孩子占几条?

科普丨早期近视的八大征兆

当心!一旦眼睛出现这8种症状,可能是大病征兆!

8个配镜常识你知道几个?

最伤眼的6个坏习惯,你中枪了吗?

吃什么水果对眼睛好?哪些水果可以保护眼睛呢?

啥是太阳镜?啥是偏光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