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医院检查眼睛。因为视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若不坚持科学用眼的话,其视力也可能下降
误区一:孩子还小=假性近视
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其实,假性近视眼只占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非常小的比例(不超过3%),它只是一种“近视”现象,本质上不是近视眼。举个例子:一个5岁男孩,视力只有0.6,家长很自然的就认为孩子是假性近视眼了。其实,年龄不是界定真假性近视的标准,5岁孩子一般有一定的生理远视状态,0.6的视力在这个年龄段是正常的。视力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做正规的验光。
误区二:戴眼镜早=近视加深
有些家长抱着“越早戴眼镜,以后度数就会越高”的陈旧观念,毫无根据地拒绝为孩子配镜矫正。其实,这一认识甚至比误区一中“假性近视观点”的影响更大。应该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条件考虑配镜处方。在配镜之前,需要接受正规验光,只有明确眼的屈光状态,才能给予合适的矫正。
误区三:散瞳验光有害眼睛
散瞳后孩子会出现看近看不清楚,畏光等情况,事实上散瞳对眼睛并不会造成伤害,如果是快散这种现象一般在6个小时后即可自行恢复正常。12岁以下的孩子验光都需要散瞳验光。散瞳验光不仅可以避免睫状肌调节过强,而且还能避免由于调节痉挛而引起的假性近视。尤其是幼儿或小学生散瞳验光,更有助于得到一个客观的指标,使验光度数更为准确。
误区四:近视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一些家长在孩子患了近视后,总是喜欢在寒、暑假期间为其治疗近视。许多不良商家也正是利用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声称某种方法或仪器可在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内治好近视,导致许多家长上当受骗。其实,防治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短时间的突击性治疗都不可能根治近视。当孩子近视后家长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孩子近视度数快速发展。
误区五:戴眼镜后不必复查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眼镜后,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临床实践证实,经常让戴医院复查具有以下好处:1.能明确患儿原有的视力是否有变化;2.能明确患儿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否发展。因此,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提示: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医院检查眼睛。因为视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若不坚持科学用眼的话,其视力也可能下降
热文推荐
.弱视危害大,三招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弱视?
.户外运动,在近视防控中真的有用吗?
.家长们都在抢的“教室*金座位”,真能保护视力吗?
.高度近视的人,十年后会发生什么?
.近视的遗传问题,必须要重视起来!
.家庭是孩子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孩子近视,家长面临的几种“灵*拷问”!
.不让孩子近视度数“升级”,听听儿童眼科专家怎么说
.听说,戴眼镜是近视度数加深的“罪魁祸首”???
.“离焦眼镜”,近几年比较火的近视控制型眼镜!真的有用吗?
.孩子近视家长焦虑?眼科专家提醒您:理清6大误区、切勿病急乱投医!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