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近视防治大全 [复制链接]

1#

马上就要开学啦,家长们又要担心孩子的视力了,那就静下心来好好看完这一篇吧!先来一组数字:WHO报道,年全球近视人群18.93亿(27%),预测至年,全球近视人群将达到49.49亿(52%),高度近视人群达9.25亿(10%)。这些数字触目惊心!家长们要引起重视哦!我们还是先从儿童的屈光发育说起。

摘要:

儿童屈光发育过程(正视化过程)

正常儿童的视力发展

什么是近视?

近视可以预测吗?

孩子有什么表现时需警惕近视?★

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假性近视、真性近视如何区别?★

近视的度数分类

近视的度数换算

病历上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近视了怎么办?

真性近视的光学矫正

真性近视的药物矫正

户外活动★

如何保护视力★

1.儿童屈光发育过程

初生婴儿,大部分是度至度的远视,随着年龄增长,角膜曲率逐渐平坦,眼轴逐渐延长,学龄期达到正视,部分儿童开始出现近视。0~3岁是视觉发育关键期,0~12岁是敏感期。

儿童屈光发育(正视化过程)远视→正视→近视

这个过程的特点:渐进、不可逆;发育不足会成为远视眼;发育过度会成为近视眼。

2.正常儿童的视力发展

视力:视觉分辨力,指眼睛所能分辨的外界两个物体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3.什么是近视?

近视属于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

说到屈光不正,就要了解一下眼睛的屈光系统。屈光系统主要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屈光力大小用屈光度D表示,1D=度

★正视眼

图一

图一是正视眼,屈光状态正常。光线精确的聚焦在视网膜上,图像清晰。

★近视眼

图二

图二为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图像模糊。

4.近视可以预测吗?(可以通过远视储备量预测)

以下存在近视风险:

●4-5岁<+2.00D●6岁<+1.50D●7岁<+1.25D

5.孩子有什么表现时需警惕近视?

眯眼:眯眼可让视力有短暂提升,有这种习惯的需要留意。

眨眼:频繁眨眼可能是因为眼部不适,通过这个动作提高视力。

揉眼:看不清目标时,常用手揉眼睛,以企图更好地看清楚(需除外过敏、倒睫等)

歪头:歪头能减少部分弥散光线的干扰和影响(需除外斜视)

皱眉:皱起眉头,企图使双眼都“用力”,以此来改善视力(面部表情严肃)

6.近视的原因是什么?

★遗传因素

●父母一方近视,孩子近视患病率是父母均无近视孩子的两倍,

●父母双方都近视,近视发生率是父母均无近视孩子的3倍。

(但是:大多数高度近视的孩子,父母并无高度近视,半数高度近视孩子的父母并不患有近视)

★环境因素

●近距离用眼、使用电子产品过多

●坐姿不当、读书习惯不良等

●采光照明不当

●户外活动O’Donoghue等以北爱尔兰12~13岁儿童为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经常在户外进行体能锻炼孩子的近视发病率低于长期处于室内环境的孩子。

7.假性近视、真性近视如何区别?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年诊断标准:

假性近视——散瞳后呈现正视或轻度远视(调节痉挛性近视)

真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屈光度数未降低或降低幅度小于0.5DS(轴性近视)

混合近视——散瞳后近视屈光度降低幅度大于0.5DS,但未恢复为正视。

★假性近视是可能恢复到正常的,而真性近视只能减轻进展,不能恢复到正常。

真性近视(眼轴每延长1毫米,可增加3屈光度近视)

8.近视度数分类

低度:≤-3.00D(近视度以下)中度:-3.00~-6.00D(近视-度)高度:>-6.00D(近视度以上)超高度:>-9.00D(近视度以上)

9.近视度数换算

旧新度数

0.14.

0..-

0..

0.24.

0..

0.34.5-

0.44.

0.54.7

0.64.8

0.84.9

1.05.0

旧:小数记录视力表;新:标准对数视力表

10.病历上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OS:左眼;OD:右眼

DS:球镜度数(判断近视/远视)

DC:柱镜度数(判断散光)

-2.0DS:近视度

-1.50DC:散光度

-1.50DC×10:散光度,轴线在10度的位置上。

举例:

VOD-2.0DS=-1.50DC×10→1.0(右眼度近视联合度散光,轴线在10度的位置,矫正视力是1.0)

注:屈光力大小用屈光度D表示,1D=度

11.近视了怎么办?

●首先要排除假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不需要光学矫正。

●确诊真性近视后,一般给予足矫,保证视网膜清晰成像。注意不要过度矫正(以不增加调节负担为准则)

近视合并调节滞后,给予足矫,同时配合调节训练近视合并调节超前,可适当给予正镜附加,减少调节刺激

12.真性近视的光学矫正

原理:

★框架眼镜至少每隔半年复查1次。过度矫正会导致调节过度,加重近视发展。分单光、双光、渐进多焦点框架眼镜,需儿童眼科专科医生验光后给予个性化建议。

★角膜接触镜

●软性角膜接触镜适合以下儿童:①高度近视、远视者;②屈光参差大于2.50D者;③眼球震颤者;④无晶状体眼者;⑤白化病或无虹膜者可配戴医疗美容镜。

●半硬性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适合以下儿童:①高度近视、远视、散光者;②屈光参差大于2.50D者;③眼部外伤、疾病或手术后等引起的角膜不规则散光者;④无晶状体眼者;⑤圆锥角膜患者。目前多数研究不支持RGPCL具有近视控制的作用。

●角膜塑形镜(OK镜)适合以下儿童:①近视增长0.50D/年或较早出现近视并伴高度近视家族史者;②年龄18岁,近视但不希望配戴框架眼镜或白天配戴接触镜者。

OK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通过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

研究表明,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约0.19毫米/年。与框架眼镜相比,角膜塑形镜可以控制32%~63%的眼轴增长量

●多焦点软性接触镜目前在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在国内上市。文献表明,多焦点软性接触镜能控制25%~50%的眼轴增长量。

13.真性近视的药物矫正(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不明确)

研究证实:0.01%阿托品控制近视效果较好(51%近视控制效果)反弹较少,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主要用于光学矫正方法效果不佳的合并治疗。

14.户外活动(★家长必看)

研究表明,每天2h或每周10h的户外活动(主要是户外强光暴露,与是否运动无关)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但控制近视增长的效果不明显。尚未近视的儿童,增加户外活动可作为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之一。

注:手术矫正适用于1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不适用于儿童。

15.如何保护视力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近距离工作持续时间(45分钟)、阅读距离近(33厘米)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当避免。

●户外活动:提倡在学龄前如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培养良好读写习惯: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保持读写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阅读。

●采光照明: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读书写字,桌面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勒克斯(lux),并结合工作类别和阅读字体大小进行调整,以避免眩光和视疲劳等。

●减少电子产品: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尽量减少在1小时以内,每20分钟休息一次。

●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可让眼睛放松,改善主观视疲劳感受,减少调节迟滞,有助于控制近视。

●营养均衡

●睡眠充足

温馨提示:孩子出生后即进行定期儿童保健,其中包括眼保健,3岁以后每年检查视力,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定期随访。

本文是慈幼堂原创第33篇科普文章,欢迎分享及转载。

感谢阅读,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记得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哦!

叶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