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白癜风复发 http://www.t52mall.com/科学探究是指提出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1问题
问题是指培养考生的科学探究意识,鼓励考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与假设.
(年中考北京市第22题)中国科技馆有一个“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在展台中可以做模拟“发电纤维发电”的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压电薄膜振动,使得一些与压电薄膜相连的小灯发光;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振动得更剧烈,发光小灯的数量增加.则下列4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压电薄膜振动时可以产生电压
B.小灯发光说明振动的压电薄膜中产生了电流
C.发光小灯的数量与踩动踏板的频率有关
D.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发电的总功率变小
例6要求考生能结合模拟“发电纤维发电”的工作原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本题涉及的核心素养为:能面对真实情境,从不同角度提出并正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从而作出有依据的猜测.
答案:A,B,C.
2证据
证据是指考生要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使用各种方法收集信息.
(年中考北京市第39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为F,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小明认为:任何情况下,F都与V成正比.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把一个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在水底,再向水中加盐,加到一定程度时,鸡蛋会浮在液面上.
知识点:浮力.
本题要求考生具有正确选择、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本题涉及的核心素养为:能制订科学探究方案,选择使用合适的器材.
3解释
解释是指考生要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
(年中考第江苏省盐城市第25题)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柜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将玻璃板______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______重合.
(3)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图,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5所示,其值lB=______cm.
图5例8题图
(4)改变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表1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______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______距离.
表1测量数据
(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B和lA,发现lB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________________.
例8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为素材,从“证据”“解释”和“交流”角度立意,考查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的能力、基于“异常”数据分析改进实验设计方案的能力、获取证据和反思交流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初步具备利用实验数据分析论证、描述解释的能力.本题涉及的核心素养为能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规律,形成结论,用已有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答案
1)竖直;(2)棋子A的像;(3)4.00;(4)7.10,A的右端到NN′;(5)lB应该测B的左侧到MM′的距离.
知识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4交流
交流是指考生要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