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拍品精选
Lot
民国陈(程)寿珍制紫泥碗灯壶
容量:ml
尺寸:W18cm×H10cm
钤印:冰心道人
曼生
RMB:20,-25,
此壶泥色深紫发栗,形制大方。壶身若碗灯形,折肩高颈,盖沿、口沿与肩侧成三圈环线,圆润饱满,盖面微鼓斜倾,壶钮似身筒缩影;短弯流,耳形把,随性自若。壶腹一面刻字,另一面刻绘花卉图。整体制工精细,气格浑成,光泽内敛,神韵端庄,气度非凡。盖内印款“曼生”,壶内底部钤印“冰心道人”。
程寿珍(-),宜兴川阜上袁村人,号冰心道人。程寿珍师承其养父邵友廷,技艺娴熟,壶式掌握精准,擅长制作掇球壶、仿古壶等式,至晚年仍勤于创作。年其作品为利用陶器公司征集,参加巴拿马国际赛会,获得头等奖。
Lot
民国陈(程)寿珍制紫泥仿古壶
容量:ml
尺寸:W20cm×Hcm
钤印:寿珍
冰心道人
真记
RMB:20,-0,
此壶选料精细,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抚之温润。压盖盖沿、壶身口沿作圆唇外翻,上下子母双线,紧密吻合,上接圆珠钮,肩部微折,线条挺秀,圆形耳把,自肩部生出,后圆转接入腹部下端而向内收敛,握之舒适。程寿珍之仿古壶与其他仿古壶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壶嘴的处理,寿珍仿古壶流翘起的弧度,转折非常特别,其流中部弯折上挺,整体较细长,这与其个人风格和制作习惯有关,后世亦有作寿珍仿古款,不过多不得其神韵。
程寿珍,又有作陈寿珍,经考证应为陈姓,清代同治四年至民国年间人(-),宜兴川阜上袁村人,号冰心道人。师承其养父邵友廷,技艺娴熟,壶式掌握精准,擅长制作掇球壶、仿古壶等式,至晚年仍勤于创作。年其作品为利用陶器公司征集,参加巴拿马国际赛会,获得头等奖。
Lot
清乾隆无款朱泥菊瓣壶
容量:ml
尺寸:W12cm×H9cm
参阅:《荆溪朱泥》第15页,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年10月10日初版。
无底价
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有:“菊入手而疑芳”筋纹器的基本概念来自瓜果花瓣,尤其是菊瓣、菱瓣的对称结构最为典型,一般是将壶体的俯视面划分为若干等分,以壶钮为中心向四方放射而出,利用各式的线条将规律流畅的筋纹,整合成一套精准严密的整体结构,其造型规律要求“上下印对,身盖齐同,分割精准,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此壶流嘴有磕,精修后依旧俊挺,壶把坚挺,造工精准,细节结构巧妙,韵致精美,展现筋纹器的律动美学。
Lot
清中期无款紫泥菊瓣壶
容量:ml
尺寸:W15cm×H10cm
RMB:20,-25,
该壶选用上乘紫泥,胎质细腻,圆腹,耳形柄,直嘴。盖形高起,上为十二菊瓣宝珠钮,盖面为两道葵瓣纹及一道双回纹。肩部饰有一道回纹,腹部有二十四道菊花纹均匀凸起,规制统一。根据徐邦达先生题写书名,沙志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明清紫砂精华》一书中P26介绍:“鸟鸣山客犹瞑”款紫砂菊瓣壶为清乾隆时期作品,这种壶在清代十分流行,其筋纹饱满挺直,由顶至底毫厘不差,制做难度之大,非一般匠人所能为之。此壶与常见“鸟鸣山客犹瞑”款紫泥菊瓣壶形体略有不同,然各有千秋。
Lot4
清晚期袁义和款朱泥调砂思亭壶
容量
0ml
尺寸:W9cm×H7cm
钤印:思亭
袁义和
RMB:0,-5,
此件朱泥胎,泥色缜密,略显掺砂,胎身扎实稳重。身筒为典型的思亭式,三弯嘴,圈把昂扬,壶体上耸下敦,高虚盖,珠钮浑圆,底呈内圈足。整器造型精雅,调泥不苟,泥色艳丽,线条鼓腹饱满,壶底镌刻楷体“思亭”两字。
袁义和,据《阳羡砂壶图考》注“义和乃潮人,嗜饮茗,尝订造茗壶。自今州人以义和壶细小适用竟珍爱过于曼生壶,然各有所适,亦可纪也”。陆思亭为乾隆年间宜兴名工,所制梨形朱泥壶为经典式样,其中“君德”、“思亭”更成为特定壶式的名称。
Lot6
清中晚期雪壶款紫泥刻竹石瓢壶
容量:50ml
尺寸:W9cm×H4cm
钤印:雪壶
陆章甫经眼记
RMB:50,-80,
此壶为经典石瓢造型,线条简练质朴,壶底刻印“雪壶”,此印与金士恒用印“墨壶”,印风极为相似,壶内印有陆章甫的经眼记印章,颇为有趣。
作为紫砂壶型的代表,石瓢壶式数百年来一直为人所喜。此石瓢小壶,选上佳紫泥为料,壶身呈“金字塔”式,重心下垂,骨格清奇,壶体虽小但不失气度。壶嘴为短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顺畅,壶流、壶口、壶把三点形成直线。壶身有伴斐刻"临风潇洒"与劲竹,用刀遒劲,章法自然,古朴含蓄,颇有以壶言志之意。壶内底部落“陆章甫经眼记”六字方章,所谓“经眼”乃是“过目”之意,我们可以猜测,此壶是陆章甫在见过同类茶壶之后,请人专门模仿定制的作品。
陆章甫,应为清代道光左右文人,爱好壶艺,尝定制砂壶,曾见紫泥石瓢壶一持,为道光制壶艺人邵夫廷制、瞿子冶刻,底落“陆章甫经眼记”六字方章,做工精细,气韵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