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怎么恢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国群雄之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复制链接]

1#

大争之世,群雄并起。

《大秦帝国》系列连续剧,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秦史热。

战国擂鼓,西风烈,秦兵出关,天下统。

今天给大家介绍战国群雄之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1、白起(秦)

战国时代杰出的*事家,今陕西省眉县人,楚国芈姓后裔,秦国名将,兵家学派代表人物。

白起擅长大规模运动战、歼灭战。

秦昭王时,白起受命东出,征战六国,战功卓著,备受尊崇。其中,最著名也最容易让人诟病的是秦赵长平之战,坑杀赵卒40余万,以其残酷决断,重创赵国,从此赵国再也无力大举攻秦,白起在秦国受命拜将30余年,功勋显赫,为后来秦国相继剪灭六国奠定了基础,受封武安君。

白起的*事思想历来受到重视,其攻城掠地之能,临战决断之敢,常常为武家、兵家所乐论。据说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娴熟的运动战、歼灭战,还从中得到了不少的灵感。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白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白起之能,可见一斑。

2、王翦(秦)

战国时代杰出的*事家,今陕西省富平县人,秦国名将,有“全能将*”之美誉。

王翦擅长打攻坚战和硬仗,此人与白起锋芒毕露的性格不一样,王翦素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智慧闻名后世,*事上,攻城野战无所不能,*治上,睿智取舍明哲保身。

王翦在秦朝建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辅佐秦王,乐享荣华,而是适时选择急流勇退,终得以全身而退。

史载:王翦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事,永远都是打仗游戏中的王者,后来有机会来到秦王身边,随侍左右,嬴*亲*、剪灭吕不韦集团,王翦有功劳。受命拜将后,他率领秦*,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破邯郸,平三晋,入燕都,灭强楚。

短短数年之间,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成就了秦国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

毫无疑问,王翦父子是秦国开疆扩土、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功绩卓然,受封武成侯。

3、廉颇(赵)

战国时代*事家,今河北省定州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

廉颇少即有名,勇猛果敢,破齐成名,屡立战功,国之栋梁,闻名诸侯之间。

但廉颇与白起和王翦相比,他似乎没有多大的功劳,最大的特点是这位将*比较擅长攻城和守城之战,用兵保守,力求稳妥,与前两位相比,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战绩。

长平之战前期,秦将白起与廉颇对阵,面对强秦叫阵,廉颇稳扎稳打,坚守不出,愣是让雄赳赳的秦*无可奈何,秦*不得不换将,可见,廉颇的*事才能没的说,他成功地抵御了秦*的进攻。遗憾的是,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廉颇被纸上谈兵的赵括所取代,赵*打开城门,大举攻秦,以致惨败。

廉颇保守但确实厉害,在御秦、攻燕、攻齐建功卓著。遗憾的是他在赵国时,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后出奔魏国,一代名将老死楚地,留下了“负荆请罪”的美谈。

在赵时,曾受封为信平君。

明清之际大儒王夫之曾评价:“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燕疑乐毅而偾。”

4、李牧(赵)

战国时代*事家,今河北省隆尧县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

李牧名气远甚于廉颇,功劳也大,他是当年东方六国中最后一位杰出的将领,*纪严明,领兵有方,深受将士爱戴。但就是这样一位将*最后没有死在敌人之手,确实被赵国的王和赵国的奸臣所害,赵国自毁长城、自取灭亡。

李牧曾长期驻守赵国北境,负责抗击匈奴,曾以步兵之阵大破匈奴骑兵,威震一方,后受命回邯郸,抵御秦*,多次交战,鲜有败绩,是摆在秦*面前难啃的硬骨头。

遗憾的是,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夺李牧兵权,将之杀害。殊不知,历史的转轮已经是最后一次转向赵国了,人才凋敝之时,李牧是赵国仅有的可以仰赖的国之栋梁,赵王不珍惜,任由奸佞当道,“李牧死,赵国亡”。

李牧曾受封为武安君。

苏洵:“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胡三省:“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

结论:

秦赵风云,关乎历史的走向。

同处历史的风口,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个是蛮荒落后的虎狼之国,一个是礼仪典章的文明之国。

秦赵皆有良将,四大名将,各占其二,赵国虽有名将廉颇、李牧,却无法振国威而称雄天下,以至亡于秦国之手。秦国则不然,君臣一心,矢志不渝,奋六世之余烈,终得天下。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