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皮炎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96744.html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个人释义
天下最完整的形态好像有所残破,但它的功用永远不会停歇。天下最盈满的好像空无,但它的作用永远无法穷极。最直的好像弯曲,最精巧美好的好像拙劣,最强的辩言好像迟钝木讷。躁动超越寒冷,停止躁动而安详可以超越灼热。洁净闲雅是天下合符大道的法则,或是治理天下的法则。
个人理解
日常所见月亮的盈亏难道是真实的盈亏吗?这不过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而月球反射后被地球上的人所观察到的现象而已,这种现象受到三者位置变化的影响,所以人们所见的残缺不是真正的残缺。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事物所具备的属性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来自对立面,可以说,事物都有各自的功用,只有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无穷的妙用,不然只使用单一的事物去处理事件就会耗费大量时间,甚至无法完成处理。
现实中完美的玉器,正是因为雕刻的形状才呈现出完美,正是因为这种“残缺”才被人称为精致,当然,一旦玉器已经雕琢成型,就难以再雕琢成其他形状,即使成功了,也会让玉器的质量有所损失。
当一件事得以圆满完成,人会感到一种疲惫的满足,然后感到有所缺失,会觉得事情是否真的圆满完成了,是否还有不充足的地方,同样,当人获得很高的成就后,也会感到一丝茫然,这就好比爬到山顶,人会觉得有所缺失,这种缺失在人下山之后会更加强烈,这种缺失会让人质疑之前的攀登是否值得。
一个充盈的池塘是因为内部的空间在边缘界限的包裹下装载了水,一个装满泥土的花盆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事物内部的虚空发挥了装载的作用,虚空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它既可以用来装载,也可以用来发挥实物的作用,如门窗、锁链、隧道、熔炉、陶器等,可以说,事物离不开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而发挥作用,事实上,事物越是充盈完满,它的用处就越是单一,它就越是会受到损失。前面的章节中有提到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说明损失某件事物后就会得到另外的补偿,而得到事物的好处就会损失自身的某件事物,只有虚空既不会得到,也不会失去,虚空本就是虚空,任由事物变化更替,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即使空间扭曲,它的本质没有变化,它的用处依旧无穷。
圆是弯曲的弧线,也是无数直线构成的,正二十四边形已近似圆形,那当正边形的边数趋于无穷时就是圆,这就说明大曲若直,那么反推过去,直线一种特殊的曲线,这是大直若屈,而从功用上讲,遗传物质DNA呈现双螺旋弯曲的形状而不易发生突变,弯曲的道路顺应了山形地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交通,毕竟直线交通比曲线交通更容易堵塞,同样,弯曲的下水管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阻止异味散发,用压强差来排水,这些就是弯曲的作用,这就是曲则全的原理。
人们的科技有部分来自仿生,这就说明天地自然是最好的造物主,即使有些动植物在人看来十分笨拙,它们也有人所无法具备的独特能力,此外,人所珍重的金玉也是自然界所产生的,还有重要的煤矿、石油、水等资源也是自然生成的,所以大自然的*斧神工远远胜过人的心灵手巧。
最善于辩论的人无法赢过不言不语的人,沉默的人虽然看似木讷,任由善辩的人如何去说,也不会有丝毫的回应和反驳,但这样反而让善辩的人无法琢磨和回击,于是善辩的人就会自觉无趣而停止和沉默的人说话,所以无声胜过有声,不辩胜过有辩。
活动一段时间就会因耗尽力气而停歇,虽然得到了热量来抵御寒冷,但无法长久,而动物的皮毛可以御寒,于是人们把动物的皮毛制成冬衣,以此抵御严寒,这样即使不用活动,也能暖和。当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时,会感到一种宁和,还会感到心中的清凉,就连行走起来也带有一阵微风,这种静可以消解外界的炎热,与之相反的是躁动会感到更加的酷热,可以说,人的心理作用引发了一种独特的生理机制。思想纯净没有杂念,内心安宁没有波澜,外物侵扰而不动心,这就是清净,这样的状态才可以明悟大道的法则。
结语
缺而不弊,空而无穷。屈用不直,拙用不巧,讷用不辩。静躁胜寒热,清静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