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字连篇的公文背后是作风不实
落实耕地*策不能钻空子
全面恢复教育教学,必须把全面防控落实到位
防止青少年近视不要忽视家庭的重要性
多人“云养猫”被骗,指责的矛头不应对着“受害者”
……
新闻速递:最近,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人社局接连被网友吐槽。有网友称工作日去办事,从中午12点等到下午3点多,工作人员迟迟不到且态度恶劣;6天后,仪陇县人社局回应并致歉,称工作人员迟到、工作态度不友好属实。但眼尖的网友发现,短短多字的书面回复中,竟有4个错别字,连单位名称都写错了。
新华每日电讯:错别字连篇的公文让人不禁怀疑:在对待群众时,他们真的“走心”了吗?人社部门作为民生部门,大部分时间直接与广大群众打交道,理应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但工作人员迟到且态度恶劣,暴露了工作纪律不严、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经群众反映之后,他们看似较快做出回应,表达歉意,但频频出现的错别字却难以让人看到致歉的诚意,反倒暴露出敷衍、漂浮的作风。这种“不走心”的态度,非但不能纾解矛盾,还会让“连心桥”变成“隔心墙”,伤了民心。近年来,中央全面从严治*,坚持不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但部分地方仍有“死角”存在。公文出错,甚至连单位名称都写错,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口碑、群众的关切摆在心上。与群众打交道,关键是要有真心、真情和真诚,少一些敷衍,多一些诚恳。只有真正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装在心里,把小事、日常事做实做细做好,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希望这份错别字连篇的公文,成为各职能部门的一次警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还应持之以恒。
新闻速递:在产粮大县河南南阳新野县,河南牧原集团以建设养猪场为由占用3个乡镇超过亩基本农田。按照该企业“百场千万”工程规划,待建养猪场共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接近1.5万亩。当地*府回应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情况属实,占地“有文件支持”。然而,不仅很多农民不情愿,公众也不免疑惑,是否必须占用如此之多的基本农田。
南方日报:文件确实存在,遗憾的是,地方*府在落实文件时,似乎并未严格执行文件要求。这就是在钻制度的空子,把土地打包整体计算,实际上规避了*策限制,变成只要整体不超额,具体想在哪建就在哪建,从而大量占用整块基本农田。占用基本农田必然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农民是否同意租让土地,二是划补是否到位。不知当地*府在批准“百场千万”项目时,是否想过百姓会出现“不同意,没有口粮”的反应、要如何应对。市自然资源局有关人员与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负责人在当地是“先补后占”还是“先占后补”的问题上说法不一,也未能展示补划审批材料与补划图示。如果划补不到位,无疑违反了文件要求,更是对耕地红线的变相突破。相关部门有必要尽快调查核实划补情况。国家将基本农田冠以“永久”二字,就是为了突出耕地红线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国家保护基本农田、维护粮食安全的决心。这与恢复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之间并不矛盾。土地是有限的,但究竟是让有限的土地得到最科学合理的利用,还是为了眼前利益不顾及长远,考验着*府的态度与能力。
新闻速递:为做好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经济日报:复学复课涉及千家万户,牵动着全社会的心。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教育部要求秋季学期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尚未结束,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国内局部地区前一阵仍有零星本土病例散发,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守护校园安全,需做到“万无一失”。新冠肺炎疫情不分冬夏,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只要任何一个国家还有疫情,对其他国家的疫情防控都是威胁,疫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取决于我们的防控措施能不能全面彻底实施到位。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全面恢复教育教学,必须把全面防控落实到位。各地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杜绝一切麻痹松懈思想,认真按照这些指导规范、技术方案、技术指南要求等,全力以赴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复学复课。全面恢复教育教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在防疫上“松一口气”,反而要求我们更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教育部发布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各学校要积极稳妥制订开学工作方案,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只有在防控预案上细之又细,在防控措施上实之又实,才能把潜在的风险隐患排除掉。
新闻速递:8月27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大规模线上教学客观上增加了青少年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9省份的调研显示,与年年底的普测相比,中小学生半年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增加最多。
北京青年报:青少年近视,一直是社会